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左)說明流感、新冠疫情。(圖/記者蔣季容攝影)現在仍是流感流行期!疾管署今(28)日表示,上週(10/19至10/25)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10,442人次,較前一週(130,784人次)下降15.6%。而上週(10/21至10/27)新增3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3例死亡。至於COVID-19,上週(10/19至10/25)門急診就診人次計1,348人次,較前一週(1,821人次)下降26%,目前疫情處低點波動,近四週本土個案檢出變異株以NB.1.8.1為多。
疾管署副主任李佳琳說明,依據疾管署監測國內呼吸道傳染病情形,今年第43週(10/19-10/25)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10,442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5.6%,惟上週(10/21-10/27)新增3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13例H1N1、24例H3N2、1例A未分型)及13例死亡(8例H1N1、5例H3N2),目前國內流感疫情處於流行期。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上週死亡個案最年輕是一名9歲男童,無特殊病史,9月底出現下肢痠痛、發燒、畏寒、嘔吐等症狀,至診所就醫後確診A型流感,同日出現意識改變、四肢無力等症狀,到急診就醫,電腦斷層顯示有腦水腫,確認流感併發壞死性腦病變,收住加護病房,然而治療後症狀未改善,於10月下旬死亡。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提醒,12月底至1月流感可能還會再起,呼籲民眾儘早施打流感疫苗,今年打氣創新高,預估到10月底接種人次可以達到450萬人次。
另國內新冠疫情目前處低點波動,第43週新冠門急診就診計1,348人次,較前一週下降26.0%,主流變異株為NB.1.8.1。全球近期新冠病毒陽性率呈上升趨勢,歐洲及非洲區域陽性率增加,美洲整體疫情呈上升。流行變異株以XFG占比最高,其次為NB.1.8.1,鄰近國家/地區如日本、韓國、中國及香港仍以NB.1.8.1占比為高。
疾管署指出,截至今年10月27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396.5萬人次、新冠疫苗接種數約89.1萬人次,約為去(113)年同期之1.2-1.3倍。因疫苗接種後約需待2週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請民眾儘早前往合約院所接種,以及早預防及減少感染及相關併發症發生風險。今年約有4,400餘家接種合約院所,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新冠疫苗及流感藥劑地圖(https://vaxmap.cdc.gov.tw)、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詢問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另為儲備不同製程之新冠疫苗以供不適合接種mRNA疫苗者接種,今年採購共22.5萬劑Novavax JN.1疫苗,已於日前運抵台灣,目前依規定辦理相關查驗程序並規劃接種作業中,若相關作業皆順利完成,預估最快於11月中旬起可提供滿12歲以上且尚未接種Moderna LP.8.1疫苗的公費接種對象接種。
疾管署提醒,今年度接種情形踴躍,提醒符合公費資格且尚未接種的民眾,儘速前往合約院所完成接種。另鑑於近期氣溫變化大,除接種疫苗外,亦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並持續留意流感及新冠併發重症發生風險,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以及時獲得治療。
疾管署表示,今(114)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公費對象可前往施打。另11月1日起,全台各地之全聯、大全聯(共約120家門市)及家樂福(約32家門市)亦將擇日設置疫苗接種站,更方便民眾接種疫苗,完成接種者還可獲得門市準備之健康好禮(詳細設站地點、日期及禮物品項依門市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