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WOAH收到台灣非洲豬瘟疫情通報 說明恢復無疫條件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收到台灣本月25日確認台中梧棲養豬場出現非洲豬瘟(ASF)病例通報,並表示,可在最後一處感染場所消毒至少3個月後宣告無疫情,但須滿足撲殺和一些監測條件。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收到台灣本月25日確認台中梧棲養豬場出現非洲豬瘟(ASF)病例通報。(圖/翻攝畫面)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收到台灣本月25日確認台中梧棲養豬場出現非洲豬瘟(ASF)病例通報。(圖/翻攝畫面)

根據登錄資料,事件開始日期為10月21日,狀態為「進行中」(on-going),涉及301頭豬,病例數109頭,死亡106頭,撲殺195頭。感染來源目前不明,防疫措施已自21日起全面實施。

WOAH經世界貿易組織(WTO)授權正式認定各國「無疫區」狀態,可作為貿易參考。此一程序屬自願,目前適用於6種疾病,包括口蹄疫、牛海綿狀腦病(BSE,俗稱狂牛症)、傳統豬瘟(CSF)等。

非洲豬瘟不屬於上述疾病之一,但WOAH表示,成員國可按照標準作業程序宣告無疫;自行宣告無疫的國家若通報出現病例,其無疫地位會中止;WOAH收到疫情確認通知後,就從每小時更新的專屬網站上移除其無疫情的宣告。

WOAH以電郵回覆中央社記者詢問時提到,「一個國家或地區要恢復非洲豬瘟無疫區地位,可在最後一處感染場所消毒至少3個月後自行宣告沒有非洲豬瘟」。

但此一做法的前提是要在實施撲殺政策後引入測試豬隻,也就是將未染疫的豬放入清洗過的養豬場,嚴密監控是否出現感染跡象,為期兩個月;此外須按照「陸生動物衛生法典」(Terrestrial Animal Health Code)規定來監測,檢測結果須為陰性。

WOAH表示,針對非洲豬瘟,並無一體適用的建議檢測和監控頻率,「我們的標準是要求採取基於風險的監控,在疫情爆發地點、周圍和流行病學上相關的養殖場加強臨床檢驗和實驗室檢測,然後隨著當地狀況演變而調整」。

WOAH指出,一旦通報病例,無論來源是外來感染豬隻或豬肉製品,都視為通報國家或地區存在疫情。

有關使用廚餘餵豬的做法,WOAH表示,依據「陸生動物衛生法典」,任何用於餵豬的廚餘都應採下列方法之一來處理,好讓非洲豬瘟病毒失去活性。

這些方法包括將廚餘在至少攝氏90度下保持至少60分鐘,並持續攪拌;或在3巴(bar)的絕對壓力下,將廚餘在至少攝氏121度下保持至少10分鐘;或以證實可消除病毒活性的等效方式來處理。

WOAH鼓勵所有成員即時通報非洲豬瘟疫情,分享相關流行病學資訊,以減少全球疫病傳播,因為「非洲豬瘟仍是全球性威脅」。

中央社
#非洲豬瘟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