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針對全台最大幣商「幣想科技」涉詐案,金管會啟動擴大金檢行動,預計今年將查核12家業者。(圖/翻攝自Pixabay)
全台最大加密貨幣實體交易商《幣想科技》(Bitshine)爆出涉嫌與詐騙集團勾結,涉嫌洗錢金額高達數億元,引發社會震驚與立法院關切。檢調調查指出,詐騙集團利用幣想門市,要求被害人以現金購買虛擬貨幣,再轉交至詐騙集團帳戶,進行洗錢操作。《幣想科技》在業界以「金管會唯一授權」自居,但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嚴正澄清,強調「對外廣告不見得是真的」,幣想僅完成洗錢防制聲明登記,並不代表其所有行為皆合法。
對於此一事件,金管會檢查局表示,已於案發第一時間派員至幣想門市現場了解情況。副局長郭文龍進一步說明,目前虛擬資產平台與交易業務業者(VASP)尚未正式納管,僅要求其在今年3月31日前完成《洗錢防制法》下的聲明登記,作為暫時性的行為管理依據。據了解,目前已有31家業者提出聲明申請,其中「幣想科技」亦在其中,但並未因此取得所謂「唯一授權」資格。
金管會指出,隨著虛擬資產交易市場擴張,監理強度將同步加強。彭金隆表示,未來將推動《虛擬資產服務法》專法立法,已預告草案並廣徵意見,預計於6月30日前送交行政院審查,藉由明確法源加強對業者的納管機制。他強調,雖不敢說能一步到位,但法案將是邁向健全與周延監理的重要一步,條件會更嚴,業者若要長遠發展,勢必要在安全與穩健的架構下進行。
為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金管會將擴大對VASP業者的金檢作業。郭文龍表示,從2023年起已陸續針對虛擬資產業者展開金檢,目前已完成對8家VASP的查核,扣除已遭調查排除的「幣想科技」,今年仍將針對尚未完成檢查的12家業者實施專案金檢。檢查重點包括五大項目: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反武器擴散、消費者保護以及防詐騙機制。
立委林德福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對於幣商冒用金管會名義進行不實宣傳,金管會應積極防範與澄清。對此,彭金隆再次強調,虛擬資產業目前仍處於法制過渡期,未來藉由專法建制,將能逐步建立如銀行業般受民眾信賴的制度與風險控管機制。他也坦言,業者若無法符合新法規定,將被自然淘汰,市場將向合規與穩健發展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