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一部漫畫的末日預言引發災難謠言,在網路社群與媒體不斷引述報導及加油添醋之下,讓許多觀光客感到恐慌,導致遊日旅客大減。這篇將引述NDTV等媒體報導,整理「末日預言」的起因以及目前造成的影響。
末日預言從哪來?
日本退休漫畫家龍樹諒(竜樹諒)(Ryo Tatsuki)2021年再版的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The Future I Saw)中,預言了2025年7月5日,也就是今日會有一起大地震襲擊日本。
根據漫畫預言,日本與菲律賓之間的海床會裂開,引發比2011年還大三倍的海嘯,屆時「巨大」海嘯橫掃太平洋沿岸國家。雖然這個預言毫無科學根據,但許多人對這項預測深信不疑。在社群媒體上,尤其是東亞地區(包括香港、台灣、中國與南韓),這項「末日預言」迅速傳播,引發熱烈討論與恐慌。

▲日本退休漫畫家龍樹諒的漫畫「末日預言」在社群與媒體上發酵。(圖/大塊文化提供、翻攝自pixibay、翻攝自《我所看見的未來》)
之所以不少人相信龍樹諒的預言,是因為她在1999年出版的漫畫中,曾將她夢中預見的大災難列出,其中包括「2011年3月大災害」,這些字樣甚至出現在封面。2011年的311大地震引發的海嘯確實造成日本極大傷亡;其他聲稱應驗的預言還包括英國黛安娜王妃,以及皇后合唱團(Queen)的主唱佛萊迪.墨裘瑞(Freddie Mercury)的猝逝,甚至Covid-19疫情爆發。
這些「預言成功」的案例,讓作者龍樹諒被稱為「日本的芭芭萬加(Baba Vanga)」。芭芭萬加是保加利亞一名知名的盲人預言家。

▲芭芭萬加是保加利亞一名知名的盲人預言家。翻攝自網路
隨著距離7月5日越來越近,正巧日本鹿兒島外海的吐噶喇群島發生逾千次地震,加上九州的霧島山新燃岳火山噴發,這些自然現象剛好與漫畫中的時間線吻合,因而引發民眾憂慮。儘管地震學家否認兩者有關聯,但時機上的巧合讓恐慌升溫。
龍樹諒上月透過出版社發表聲明,試圖淡化這波災難謠言與猜測,表示自己「不是先知」,並稱這場「大地震」未必會成真。但據《時代雜誌》報導,她並未完全收回當初的預言。
地震有辦法預測?
日本是全球地震最頻繁的國家之一。但地震專家明確表示,預測地震的確切時間與地點,在科學上是不可能的。日本氣象廳表示,目前對地震的具體預測「仍屬不可能」,並稱任何這類預言都是「騙局」與「錯誤資訊」。
龍樹諒本人也出面澄清,表示自己「不是預言家」,呼籲讀者不要「過度被夢境影響」,應「根據專家意見作出理性行動」。
日本政府也對這波地震預言謠言表示遺憾,強調「在現代科學時代,人們仍受到毫無根據的資訊影響,令人遺憾」。
多震的日本會發生大地震嗎?
即便地震確切時間地點難以預測,但日本政府曾警告,2055年前,發生規模9地震的可能性高達80%,震央可能位於南海海槽(Nankai Trough)。這場潛在的大地震預計會造成約30萬人死亡,經濟損失恐達2兆美元。

▲日本一直是不少東亞國家旅客喜愛造訪的旅遊勝地。(圖/翻攝自X@LO_yamanashi_VE)
漫畫預言已造成什麼影響?
這場虛構的地震預言已對觀光業造成實際影響。根據路透社報導,今年日本旅遊人數創下新高,4月到訪日本的旅客達到390萬人創歷史紀錄,但到5月就出現明顯下滑,來自香港的旅客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11%。
香港航空與大灣區航空等航空公司,就因乘客需求下降取消前往日本多個城市的航班。「超級地震」的謠言也對旅行社造成不小衝擊。香港旅行社東瀛遊(EGL Tours)的史蒂夫(Steve Huen)表示:「謠言影響非常明顯,我們與日本相關的業務減少了一半。」他補充,優惠措施與新增地震保險「才讓前往日本的旅遊人數沒有歸零」。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波退訂潮是否完全歸因於漫畫預言。

▲專家指出,與其相信無根據的預言,更應該隨時做好防災準備。三立新聞網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每年約發生1500次地震。數十年來,日本一直致力於防災體系建設,儘管恐慌可以理解,但專家仍強烈呼籲大眾不要因焦慮而採取非理性行動。
東京大學的關谷教授(Naoya Sekiya)強調,與其相信無根據的預言,更應該隨時做好防災準備。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
比起毫無科學根據的「末日預言」,目前全球各地正發生因戰亂而造成堪比末日的人間煉獄,想看深度報導,請見以下更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