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龍德造船滿手海軍訂單。(圖/記者盧素梅攝影)
2025年地緣政治衝突寫下新一頁,原本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喊出24小時結束俄烏戰爭,結果周旋下來不僅亂成一鍋粥,連帶影響德國取消債務煞車,增加財務支出中增加不少國防預算,此外以伊之爭、印度衝突都讓全球進入「武裝」行列。
財信傳媒創辦人謝金河也在臉書發文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股市股市表現最亮眼的市場,不論是南韓,以色列,到德國,甚至是歐洲各國,除了香港股市外,幾乎都是由軍工產業撐起半邊天。德國,日本,南韓,以色列,漲幅最大的都是軍工企業。像德國萊因金屬,法國達梭,Thales,義大利的李奧納多,英國Bae,南韓的韓華航太,日本的三菱重工等,漲幅都很驚人。
從俄烏戰爭以來,全世界的軍工產業都出現井噴式的爆發,像南韓接到波蘭一個國家的坦克,飛彈等訂單就超過100億美元,以色列一年65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支出就可以支撐一個巨大的產業。惟獨台灣因為在野黨大力刪減預算,原本升火待發的軍工企業都熄火。
不過這兩個月,情況有一些變化,謝金河指出,像台船(2208)5月營收出現一個大數字77.96億元,台船去年營業額才144.94億元,現在一個月的數字等於是去年的一半,看起來應該是海鯤號開始認列收入。
在小英總統時代,國艦國造,國機國造,這是撐起台灣軍工產業最重要的助力,謝金河在文章中提到,鄭文隆任台船董事長的時候,曾去台船參訪,但那棟藍色建築物是禁地,原來是海鯤號的生產基地。過去一年,藍白立委在海鯤號加上很多條件,如今終於通過考驗。
謝金河也參訪過龍德造船(6753),去看了興建中的塔江艦,龍德造船過去兩年業績表現都可圈可點,「今年228,我去蘇澳跑馬拉松,從橋上看龍德的廠很壯觀,下了橋,從南方澳漁港跑過,沿途發現漁港都變成龍德的造船廠,看起來龍德一直在擴建中。」且龍德一直在徵人,過去一年,龍德低調進行無人船的研發,台灣的無人機及無人艦艇都會是未來軍工產業的新主力。這個月,雷虎(8033)公布6月營收1.88億元,這是歷史最高紀錄,看起來也是好的開始。
謝金河認為,除了半導體,資通訊產業外,台灣很多產業都在中國內捲下欲振乏力。台灣的軍工產業能不能頂上來,讓台灣的產業長出另一隻腳?也許這次投票會是重要的轉折點!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