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中國戰略底牌曝光! 王毅布魯塞爾會談:無法接受俄羅斯戰敗

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俄烏戰爭關係到美國和中國的全球戰略布局,圖為俄美中領導人普丁(左起)、川普、習近平。(組合圖/翻攝自臉書、新華社)

▲俄烏戰爭關係到美國和中國的全球戰略布局,圖為俄美中領導人普丁(左起)、川普、習近平。(組合圖/翻攝自臉書、新華社)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進行一場長達四小時的閉門高層會談,意外揭示中國對俄烏戰爭的敏感立場。據《CNN》報導,王毅在會中私下明言「中國無法接受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失敗」,此一發言震撼歐洲外交圈,引發國際關注中國真實戰略意圖。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布魯塞爾會談表示,無法接受俄羅斯戰敗。(資料照/翻攝自央視新聞微博)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布魯塞爾會談表示,無法接受俄羅斯戰敗。(資料照/翻攝自央視新聞微博)

根據知情官員透露,王毅指出若俄羅斯戰敗,將導致美國有餘力全面將戰略重心轉向對付中國,北京因此極度關切戰局走向。這番言論被解讀為中國已不再僅扮演「和平仲裁者」,而是以地緣政治利益為核心考量,試圖維持一場有利於自身的戰略僵局。

會談雖在激烈氣氛下進行,但中歐雙方仍維持外交禮儀,議題涵蓋範圍廣泛,從台灣問題、中東局勢、貿易不平衡、稀土供應,到網路安全皆有深入討論。尤其王毅對烏俄戰爭的立場,顯示中國正試圖以戰爭「不勝不敗」的局勢牽制西方聯盟。

俄烏戰爭打了三年還沒結束,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積極斡旋。(圖/翻攝自烏克蘭國防部)

▲俄烏戰爭打了三年還沒結束,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積極斡旋。(圖/翻攝自烏克蘭國防部)

儘管中國官方聲稱在烏克蘭議題上「立場中立」、「促進和平」,但中國與俄羅斯在戰前便已深化戰略夥伴關係,令外界質疑北京在戰爭中的真正角色。2022年俄軍全面入侵烏克蘭前夕,習近平與普丁便聯合聲明強調兩國關係「不設上限」,此後兩國合作在經濟與軍事層面持續升溫。

《CNN》早前也揭露,北京一方面強調不選邊站,但另一方面卻容許中國企業向俄羅斯輸出可軍用的零組件,包括無人機與飛彈相關設備。烏克蘭已對數家涉嫌參與軍品出口的中國公司實施制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加深兩國經貿和戰略合作。(圖/翻攝自新華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加深兩國經貿和戰略合作。(圖/翻攝自新華網)

6月下旬,烏克蘭外交部副部長希比哈(Andrii Sybiha)在社群媒體貼出一張俄軍攻擊所用Geran-2無人機殘骸的照片,殘骸上標明「中國製造,2024年6月20日」的標示,引發外界強烈質疑中國在戰爭中的實際供應角色。

除了物資支援,還有外媒指控中國公民疑似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與俄軍並肩作戰。對此,中國政府予以否認,並表示嚴禁任何中國公民參與外國軍事衝突。

俄烏戰爭是新型態的無人機戰爭,烏克蘭安全局(SBU)籌備一年半的「蜘蛛網行動」,出動117架無人機奇襲俄羅斯大成功。(圖/翻攝自烏克蘭國安局臉書)

▲俄烏戰爭是新型態的無人機戰爭,烏克蘭安全局(SBU)籌備一年半的「蜘蛛網行動」,出動117架無人機奇襲俄羅斯大成功。(圖/翻攝自烏克蘭國安局臉書)

針對王毅發言是否代表中國官方立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4日記者會上被問及此事時未正面回應。毛寧僅強調「中方立場一貫、客觀」,呼籲各方透過和平談判解決衝突,並表示中國願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然而,學者指出,中國實際政策與官方說法存在落差。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訪問學者沈旭暉指出,中國的戰略核心在於維持俄國不敗、卻又不勝的「灰色平衡」,以避免美國重整後集中火力在印太對中圍堵。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拒絕回應王毅說法。(資料照/翻攝央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拒絕回應王毅說法。(資料照/翻攝央視)

面對戰局延長與中國角色不明,國際社會對北京立場日益懷疑。歐盟對外行動署(EEAS)一位高層官員對《歐洲新聞網》表示:「中國不願意俄羅斯敗戰,顯示它不僅是和平倡導者,更是戰略利益持有者。」

美國國務院也持續對中國企業是否違反制裁密切監控。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警告,中方若加深對俄羅斯的軍事支持,「將付出實質代價」。

#俄烏開戰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山除薇害」控王鴻薇系統性打壓罷團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