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川普宣布對日、韓課徵25%關稅 再公布12國加稅清單

圖、文/CTWANT

川普宣布對日、韓課徵25%關稅。(圖/美聯社/達志)

▲川普宣布對日、韓課徵25%關稅。(圖/美聯社/達志)

根據《美聯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7日宣布,將對日本與南韓進口商品課徵25%的關稅,並針對另12個國家的進口商品設定新關稅稅率,預計於8月1日正式生效。

川普透過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公開致各國領袖的信函,警告對方若以提高自身關稅作為報復,美方將進一步加徵稅負。他在寫給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與南韓總統李在明(Lee Jae-myung)的信中指出:「如果你們選擇提高關稅,美國將在原有的25%稅率上,加徵相對等的數值。」

這些信件並非最終決策,而是川普試圖主導全球經濟議題的又一舉措。儘管此舉引發市場對經濟成長放緩甚至衰退的擔憂,川普仍堅信關稅政策將有助於振興美國製造業,並支應他上週五簽署的減稅法案。

川普在展現強硬立場的同時,也表示仍願意談判,顯示未來貿易談判仍將持續,局勢仍存在不確定性。

根據信函內容,來自緬甸與寮國的進口商品將被課徵40%關稅,柬埔寨與泰國為36%,塞爾維亞與孟加拉35%,印尼32%,南非與波赫30%,哈薩克、馬來西亞與突尼西亞則與日韓同為25%。川普在信中加註「僅僅」字眼,暗示已是「從寬處理」。

白宮發言人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川普正為每個國家設計「量身打造的貿易計畫」,此舉將成為本屆政府重點方針。

然而,與各國的閉門會談未能取得共識,川普轉而公開信函並寄送至各國領袖,打破以往美國政府在貿易談判上的正式流程。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卡特勒(Wendy Cutler)指出,對日韓加稅是「令人遺憾的決定」,因為兩國在造船、半導體、關鍵礦產與能源合作方面對美國至關重要,且近年來在美國設廠投資甚多,創造大量高薪職缺。

目前,美方與歐盟、印度等其他貿易夥伴的分歧仍待解決,與中國的談判則被視為長期挑戰,對中國進口商品的課稅已達55%。

根據川普的說法,新稅率將於三週後生效,為美國與各國談判預留空間。他預計於週一簽署行政命令,將關稅調升延後至8月1日實施。儘管原本設定的90天談判期即將在本週三屆滿,川普政府官員稱此三週視為延長談判「加時賽」。

川普期望透過關稅收入填補他於7月4日簽署的減稅法案可能帶來的財政缺口。有專家警告,零售商若將成本轉嫁,可能加劇通膨。川普則要求大型零售商如沃爾瑪自行吸收成本。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國際經濟部門主席利普斯基(Josh Lipsky)指出,三週的延後期不足以完成實質談判,反而顯示川普對關稅的態度並非僅為談判策略。

根據美國普查局資料,美國2024年對日本的貨品貿易逆差達694億美元,對南韓為660億美元。川普表示,汽車進口稅將全球統一設定為25%,鋼鐵與鋁材則課徵50%。

過去川普政府亦曾與日韓進行貿易談判,但目前的舉措顯示過往協議未能達成預期成果。

另外,對於與金磚國家(BRICS)政策一致的國家,川普也表示將額外課徵10%關稅。金磚國家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埃及、衣索比亞、印尼、伊朗和阿聯酋組成。

延伸閱讀

CTWANT
#川普2.0時代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