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彭淇昀報導
一名37歲澳洲人妻,起初胃部感到劇烈疼痛,以為只是食物過敏所致,但3個月過去也不見好轉,下腹部越來越不舒服,從輕微刺痛到現在痛到跪地,經檢查後發現,已罹患「腸癌末期」,即使配合治療,最終仍不幸於7月5日去世。

▲女子連續腹痛3個月,經常出現「夜間盜汗」,經檢查才發現得了「腸癌末期」。(示意圖/資料照)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一名37歲澳洲人妻馬伊克(Krystal Maeyke),育有一名12歲兒子,生前熱愛運動,且並無家族病史,2年前胃部感到劇烈疼痛,以為只是食物過敏,做了食物過敏原的檢查發現並無異樣,「我每天運動,飲食均衡」,但3個月以腹部每況愈下,有次甚至痛到跪在地上,被緊急送醫。
馬伊克到醫院進行一系列檢查,醫生告訴她罹患癌症,「腸道中的原發癌症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馬伊克有些崩潰,「我以為這不是什麼大問題。結果它變成了晚期癌症,最後從腸道開始擴散到我的腹部、肝臟、卵巢。當腫瘤蔓延到我的腸道時,我感覺到每一次刺痛,腫瘤幾乎阻塞了我的腸道」,她說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得大腸癌。
馬伊克還出現「夜間盜汗」問題,原以為是夏天太熱、冷氣不夠強所致,「現在回想起來,在我被診斷出病情之前的幾個月,我就出現了持續盜汗的症狀,半夜醒來渾身是汗,不得不換衣服和床單,且這種情況已經發生好幾次了」。
不過,報導稱,目前研究尚無法說明夜間盜汗與癌症之間的關聯,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涉及多種因素,推測可能與身體對癌細胞的免疫反應、荷爾蒙變化等因素有關。
報導指出,馬伊克在得知生病後,也會在社群分享抗癌心得,也擔心自己無法陪著12歲的兒子成長,但世事難料,即使她努力抗癌,最終仍不幸於7月5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