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彭淇昀報導
不少上班族每天早上都會來一杯咖啡,不過有研究發現,愛喝「即溶咖啡」的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退化病變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近7倍,尤其50歲後風險顯著增加。對此,眼科醫師張芯瑜表示,即溶咖啡的製作過程可能含有丙烯醯胺,因此對眼部有害。

▲愛喝「即溶咖啡」的人,恐增加乾性老年性黃斑病變風險約7倍。(示意圖/資料照)
張芯瑜在臉書粉專「用芯看世界 張芯瑜眼科醫師」發文表示,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即溶咖啡可能增加乾性老年性黃斑病變風險約7倍」,不過別急著丟掉家裡的即溶咖啡包,研究使用先進統計方法分析基因數據,雖然提供了重要線索,但仍需更多證據證實,建議適度減少即溶咖啡攝取,但無需過度恐慌。
張芯瑜指出,研究推測這可能與即溶咖啡的製程有關,會釋放一種名為丙烯醯胺(acrylamide)的化學物質有關,該物質可能進入血液並損傷眼部,且初期烘焙、沖泡溫度越高、時間越久的即溶咖啡,所溶解出的丙烯醯胺也會較多。老年性黃斑部退化病變是視網膜的退化性病變,也是年逾65歲老年人失明主因之一。
張芯瑜表示,根據目前醫學研究,乾性AMD的危險因子可分為「不可控制」和「可控制」2大類:
【不可控制因子】
50歲後風險顯著增加,75歲時每3人就有1人面臨風險;有遺傳或家族史,若是一等親患病者風險增加3倍;高度近視風險約增加2倍。
【可控制因子】
吸菸:是最重要的可控危險因子,風險增加2-4倍。
高血壓、高血脂:增加1.3-1.5倍風險。
肥胖(BMI≥30):風險約增加1.4倍。
紫外線暴露:長期未防護增加1.2倍風險。
不良飲食習慣:缺乏抗氧化劑攝取。
缺乏運動:約增加1.2倍風險。
即溶咖啡攝取:最新發現,風險疑似增加6.9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