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記者鍾志鵬 / 台北報導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書中曝光陳建仁的初戀愛情故事。(圖/三立新聞網)
前副總統陳建仁和女兒陳怡如共同出了一本新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父女深度對談,討論家庭、工作、生死、信仰與愛。當中也曝光陳建仁的愛情故事-初戀就是牽手一輩子的摯愛。陳怡如問出爸爸媽媽第一次約會看的電影,竟然不是浪漫愛情片而是武俠片《大刀王五》。原因是媽媽願意陪孤兒院的小男生「看男生愛看的」。這讓年輕時木訥的陳建仁大大感動。
陳怡如:
我以身為他的女兒為榮,不是因為他的名聲地位、也不是因為他過人的聰明才智與成就,而是我欣賞這樣的一個人,是因為他的人格、他的價值觀、他對於天主的信賴與臣服,和他寬廣的胸懷和謙卑的態度;是因為他是一位愛家護妻的父親與丈夫,是我的榜樣。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書中曝光陳建仁的初戀愛情故事。(圖/資料照)
陳建仁與女兒陳怡如的深度對談之愛的責任
陳怡如說:…
我的父母親對於和家人所有大大小小、有意義的物件都保存得好好的,舉凡從小到大的生活照、我們寫的每一張卡片、小時候的作文簿,兒時畫的每一張畫,都捨不得丟。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疊爸媽一起親筆畫和著色的卡通畫。卡片上以真摯樸拙的筆觸,勾勒出同舟共濟的圖像。那是當年爸媽結婚彌撒的邀請卡。時隔近五十年,雖然外表略為泛黃,但上頭的圖像仍清晰如昔。就像兩人的愛情,歷久彌新。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書中曝光陳建仁的初戀愛情故事。(圖/天下雜誌提供)
用身教教導「愛是什麼」和「家是什麼模樣」小時候我們總是很好奇,父母親到底是怎麼相戀、相愛的?明明兩個那麼不同個性的人,怎麼會互相吸引呢?爸爸大二時參加了台大慈幼會,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媽媽,兩人在社團經常一同輔導育幼院的孩子功課。
「我當時也不太清楚男女交往該有什麼樣的程序,畢竟你媽是我的初戀情人嘛!」哈,沒想到爸爸大學時也是挺木訥的人呢!
陳建仁與妻子當年約會看的第一部電影竟然是武俠片《大刀王五》。
爸爸談起兩人第一次約會的趣事:「我第一次帶女朋友去看電影,竟然是看《大刀王五》。我坐最右邊,媽咪坐最左邊,中間還夾了三、五個孤兒院的小朋友。一般來說,第一次請女孩子看電影,一定是去看一些女孩子喜歡的愛情電影,但媽咪竟然也就陪著孤兒院的小男生,去看他們愛看的武俠片。我很感動,覺得她很有愛心,真的很愛這些孩子。」「對啊!真的很不浪漫耶,還帶了那麼多電燈泡!」我不禁趁機嘲笑了爸爸。
大三、大四時,父母開始互動頻密。爸爸說:「那時還有很多人在追媽咪。我記得有個高我兩屆的登山社社長,要介紹他女朋友的妹妹給我,我把那封信給媽咪看,媽咪看了很生氣。」直到即將畢業,兩人才牽緊彼此的手。

▲《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曝光陳建仁與妻子羅鳳蘋約會看的第一場電影竟是武俠片《大刀王五》。(圖/翻攝自豆瓣電影)
其實那時候我已經跟媽咪單獨約會,但是還沒公開
爸爸說:「那時媽咪家離台大校總區很近,下課我都會送她回家,你的婆婆(外婆)當然知道我是誰。婆婆很喜歡請一些外地來台北的學生,特別是東南亞的僑生吃飯。有次我和慈幼會的朋友在媽咪家吃飯,聊到交女朋友、結婚的話題,我就說結婚不急,我們可以好好照顧孤兒院的小朋友。
其實那時候我已經跟媽咪單獨約會,但是還沒公開。婆婆在旁邊聽到,就跟媽咪說:『他都沒有想要結婚,為什麼要交朋友?』後來我們兩個開始交往,還滿固定的,中間也沒有分開過。」
談戀愛時牽手親手織的毛衣 陳建仁到現在還在穿
畢業後,爸爸離開台北服兵役。「當兵的時候,媽咪會去我當預官的土城頂埔運輸兵學校找我,甚至到新竹湖口的裝甲兵部隊找我。後來我被派去金門,她就寄給我吃的東西跟禮物,還幫我織了一件毛線衣,到現在還在穿。」我知道爸爸說的毛衣:「那件深咖啡色的。」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書中曝光陳建仁的初戀愛情故事。(圖/聯合報提供)
陳建仁在美國留學時 每天一封信寄給還留在臺灣的妻子
「對,這裡有點壞了,又把它補起來穿。」爸爸驕傲地指了指在左手肘的毛衣破損的地方。「媽咪後來又幫我打了一件淺米色的毛線衣,穿起來很貼身又貼心。」
「當兵的時候,寫信大多數是寫給媽咪。我們倆交往,常常寫信、傳情意。以前我在美國念書、媽咪還在台灣時,大概每天都會寫一封信給她。」
「每天?」真是難以置信!每天一封信,寄到對方手中都已經好幾星期以後了!
「對,每天一封。那時你剛出生不久,媽咪獨自照顧你很辛苦,每天給她寫一封信,算是我每天鼓勵著她,在她身邊為她打氣。那時還用錄音帶,在你生日或媽咪生日時,唱生日快樂歌寄給你們。」爸爸靦腆地笑著。雖然那時我沒說什麼,但其實內心暖洋洋的。
在那個網路不發達的年代,沒辦法即時視訊和通話,爸爸也沒錢可以常打越洋電話,但能用一筆一劃刻劃綿綿情意、用錄音帶錄音傳達情感,這樣樸實和持續的互相支持、鼓勵,才是遠距離戀愛中戰勝時空和距離的妙法。
爸媽就是這樣默默的互相愛護著彼此,在分隔兩地時為彼此著想、彼此包容、忍受孤單、互相扶持;這也是他們用身教教導我們「愛是什麼」和「家是什麼模樣」。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圖為 陳建仁在美國求學一年後將妻子羅鳳蘋、長女陳怡如接到美國團聚。(圖/天下雜誌提供)
陳怡如:阿公覺得爸爸訂婚太草率 不尊重媽媽和外公外婆
退伍後,爸爸考上研究所碩士班,婆婆跟媽媽說:「沒有人男女朋友交往這麼久的啦!」這才開始籌備訂婚。爸爸向阿公稟報訂婚消息,說他預計買個蛋糕和戒指,請阿公、四姑姑、五姑姑、阿德叔叔一起到外公外婆家,交換戒指、吃完蛋糕就算完成訂婚儀式。阿公聽了以後,一整天都板著臉。後來爸爸才從四姑姑那裡知道,阿公覺得這樣太過草率,不尊重媽媽和外公外婆。阿公請四姑預約銀翼餐廳,邀請兩家人訂婚後一起聚餐。「這樣,阿公才比較開心了。後來結婚我就不敢太草率、太隨便。」爸爸笑說。
訂婚後,爸爸繼續攻讀碩士,同時在元培科大擔任兼任講師。交往五年左右訂婚,訂婚後過了兩年,婆婆又開口:「訂婚那麼久該結婚了吧?」這次公公也說話了,爸爸才恍然大悟:是該結婚的時候了!
為什麼訂婚後不結婚?時隔多年,爸爸眼角眉梢仍有藏不住的甜蜜…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發問:「媽咪都沒問什麼時候要結婚嗎?都是婆婆說的?」我好奇的是,媽咪都沒有生氣或不爽,每次都要婆婆明示?
時隔多年,爸爸眼角眉梢仍有藏不住的甜蜜:「因為我們兩個都很好嘛,一直膩在一起,就沒有特別說什麼。那時候媽咪在北門郵局樓上的電信局上班,我在台大醫學院,每天中午我一定走路去郵局的餐廳陪媽咪吃飯,就這樣過了兩年。」
延遲幾年才結婚,「主要也是因為自己還是碩士班學生,沒有正式工作。後來在學校當助教有固定收入後,我們才結婚。結婚時媽咪就只有一個要求:希望在聖家堂舉行婚禮彌撒。那時她已經領洗成為天主教徒,我還沒慕道領洗,參加婚禮的很多親朋好友都說,這是全天下最奇怪的儀式了,新娘可以吃聖體、喝聖血,新郎卻不可以。
很謝謝苑秉彝神父的開明,願意幫我們主持彌撒(通常必須新郎新娘都是天主教友才可以舉行婚禮彌撒,若是一方非教友,只能在聖堂舉辦結婚祝福儀式)。我們就這樣在天主的祝福下結婚了,好像沒什麼浪漫色彩。」
爸爸說來輕描淡寫,但我明明記得當時的婚禮也充滿儀式感和小巧思的細節:「那時不是還畫了小卡嗎?」「對、對,婚禮彌撒的邀請卡是我們兩個人自己設計、著色的,大概印了四、五百張。卡片上畫著『同舟共濟』,意思是在婚姻當中我們要一起同甘共苦。」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書中曝光陳建仁的初戀愛情故事。(圖/天下雜誌提供)
陳怡如:爸媽婚後,兩人恩愛依舊,但也面臨柴米油鹽醬醋茶考驗
婚後,兩人恩愛依舊,但也面臨新考驗。生活不再是「琴棋書畫詩酒花」,取而代之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爸爸說:「我們是大家庭,媽咪要照顧公公,幫大家煮晚餐,還要每天做七個人的便當。
媽咪煮飯,我一定在旁邊幫忙洗菜、洗碗盤。雖然結了婚,我們都要各自拿錢回家,所以媽咪也要分擔娘家的經濟,真的很辛苦。對我們來講,反而是結婚以後才看到婚姻的責任。」在此同時,爸爸也認真準備公費留考。「結婚第二年,你出生沒多久,我考上公費留考。你快一歲時,我就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攻讀博士學位了。
這段期間媽咪很辛苦,因為我都在拚自己喜歡的學術研究,婆家、娘家的事她兩頭忙。當時考上公費留考,要一年後才能讓家眷出國。媽咪說她要回娘家,阿公也很贊成。這樣她可以好好帶你,還有婆婆幫忙,她也不用再負責這麼多家務。我們講好了,等你們可以來美國的時候,就接你們過去。」爸爸的語氣充滿疼惜與感恩。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書中曝光陳建仁父親母親結婚25週年全家福。(圖/天下雜誌提供)
陳建仁:阿公國語講得並不好,他們往雞同鴨講,還滿好笑的。
那個年代,阿公、公公、婆婆竟然都能接受媽媽婚後再回到娘家生活一年,我說:「我覺得兩邊的家長都滿開明的。」「當然有時會有不同意見,但很謝謝我和媽咪的兩個原生家庭,都還滿支持我們的。兩家人互相照應,婚姻就會融洽。媽咪生了你回娘家住以後,婆婆和你的阿姨們都會幫忙照顧。結婚後,阿公也盡可能讓媽咪融入我們家。阿公平常講台語,媽咪聽不懂,阿公國語講得並不好,可是他們都會為了對方,努力講對方熟悉的語言,往往雞同鴨講,還滿好笑的。但是兩個人的彼此貼心和努力,令我感動萬分!」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書中曝光陳建仁的初戀愛情故事。(圖/天下雜誌提供)
本文撰寫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父女倆上鄭弘儀主持的《話時代人物》。(圖/三立新聞網)

▲陳建仁與女兒深度對談攜手出書《左腦爸爸 右腦女兒》。父女倆上鄭弘儀主持的《話時代人物》。(圖/三立新聞網)
前副總統陳建仁與女兒陳怡如接受《話時代人物》專訪:
電視首播時間:《三立新聞台》54頻道 7/20(日)晚間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