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氣象署指出,一直到本週結束都要留意連日的高溫。(圖/翻攝自報天氣-中央氣象署臉書)下週可能變天!今(11)日中央氣象署指出,高溫天氣一路到週末(13、14日),下週起環境風向轉變,讓降雨範圍有所變化,不排除有熱帶擾動發展,但成颱率有待觀察。氣象粉專「天氣風險」則說明,目前逐漸接近季節轉換期間,但仍處於颱風好發期,要多觀察洋面的熱帶擾動發展,下週中後期天氣變數高,可能是熱帶擾動、也可能是東北季風影響台灣,須持續觀察最新預報。
稍早氣象署預報,未來幾天太平洋高壓籠罩,各地天氣主要是多雲到晴,明(12)日到週末,雙北、中南部內陸地區普遍來到34至36度,局部區域可達36度以上,紫外線指數高,外出做好防曬並補充水分;降雨方面,午後整個西半部地區及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週五、週六(13日)東南部、恆春半島偶雨。
氣象署指出,到了下週一(15日)環境為東南風,天氣轉為晴到多雲,迎風面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而午後雷陣雨範圍稍微縮小,剩下大台北、南部,各山區易有雷陣雨。下週三(17日)起環境轉偏東風,迎風面的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氣象署補充,下週洋面可能有熱帶系統發展,須密切觀察。
下週末菲東至關島一帶可能有大低壓槽形成,槽內有熱帶擾動發展。(圖/翻攝自天氣風險臉書)關於熱帶系統發展的細節,「天氣風險」則說明,下週中後期天氣變數仍高,因高壓有略東退,加上東風波偏強,在太平洋面有颱風發展機會,目前幾報AI模式預報看法落差不大,都有趨近台灣機會,在下週一前後可觀察是否有熱帶擾動發展情況。另外,下週三上述系統東側有另一熱帶擾動發展,其路徑也有接近台灣機會,不過要到月底才有機會接近。
「天氣風險」補充,在傳統數值預報模式中,下週六(20日)左右在菲東至關島一帶有大低壓槽形成,槽內有熱帶擾動發展;但下週末北方也有東北季風南下的趨勢,天氣是受擾動還是季風影響?不確定性都高。「天氣風險」強調,目前對於下週中後期至月底時間甚遠,模式預報仍有調整空間,但現在還算颱風好發期,需多觀察洋面的熱帶擾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