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台灣在地信仰代表 新埔義民節展忠義精神、族群融合

節目中心/黃唯碩、林瓊玉報導

近日剛結束的新竹縣新埔義民節,吸引全台各地觀光客前來共襄盛舉。義民爺信仰源自於清朝時期,早期台灣無論是閩南人或是客家人,神祇皆是自中國傳來,唯有義民爺是台灣本地產生,當時為了保衛家園,許多義勇軍在械鬥、民變或戰爭中犧牲,為了紀念這些英勇的義士,民眾在廟宇中奉祀他們的神位,稱之為義民爺或義民,這些義民爺被視為保護家鄉的神祇,象徵著忠誠與義氣。

義民節。(圖/三立新聞網)
義民節。(圖/三立新聞網)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是義民節,起源於清朝時多次的臺灣民變(朱一貴、林爽文、戴潮春)。當時官方派軍鎮壓,民眾組織義軍參與平亂,陣亡者稱為義民,並奉祀於當地義民廟中,原祭祀日為十一月九日,後配合農曆七月中元普度改為農曆七月二十日。

褒忠亭義民廟。(圖/三立新聞網)
褒忠亭義民廟。(圖/三立新聞網)

祭典期間,信徒會舉行各種儀式,包括挑飯奉祀、誦經祈安、放水燈等。挑飯奉祀源自於當年義民軍後勤補給的方式,民眾會準備飯菜,前往義民廟獻上,以表達對義民爺的敬意與感恩,義民廟也會舉行誦經祈安的儀式,透過誦讀《梁皇寶懺》等經文,為亡靈祈求超度,並祈求家人平安吉祥。

 

桃園義民祭。(圖/三立新聞網)
桃園義民祭。(圖/三立新聞網)

義民爺廟通常建築莊嚴,香火鼎盛,廟內常見的神像多為青面獠牙的形象,象徵著義民爺的威武與保護力。廟宇的建築風格多樣,有的融合了閩南與客家的建築特色,成為當地文化的重要象徵。義民爺信仰不僅是宗教活動,更是社區凝聚的力量,透過祭典與信仰實踐,居民共同維繫傳統,傳承忠義精神,這種精神也促進了族群間的和諧與合作,成為台灣多元文化的縮影。

【寶島神很大】最貼近生活、關係你我的民俗文化節目,每週三22:15三立台灣台29頻道

►按讚寶島神很大粉絲團,掌握最新消息:https://bit.ly/3n9Sb9C

►訂閱寶島神很大Youtube頻道!神影片週週更新:https://pse.is/4c9hq5

★三立新聞網/寶島神很大提醒您:

民間信仰請酌量參考,理性信仰不迷信

#寶島神很大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