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週三至週四(17至18日)南方的低壓帶北抬,其他地區的午後雷陣雨也有逐日增多的趨勢。(示意圖/記者鄭孟晃攝影)今(15)日起男方開始有水氣北上接近,東南部及恆春半島留意不定時短暫雨,午後西半部山區及南部地區則留意局部雷陣雨。週三至週四(17至18日)南方的低壓帶北抬,其他地區的午後雷陣雨也有逐日增多的趨勢,週五以後大台北地區受影響的機會也將提高。至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目前有看到低壓系統,是否會再有熱帶擾動發展,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天氣風險分析師歐宗學指出,本週在南海至菲律賓東方海面將形成大範圍的低壓區,預估今明日對台灣天氣還沒有明顯影響,大氣環境仍由太平洋高壓控制,以偏東風環境為主。不過南方會開始有些水氣北上接近,因此迎風面的東南部至恆春半島將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則仍維持典型的夏季天氣型態,早晚晴時多雲、午後時段有局部雷陣雨,預估降雨熱區偏向西半部山區及南部地區。
9月中還像盛夏!紫外線爆表 防36度高溫
歐宗學說明,雖然時間已經來到9月中,不過暫時還沒有東北季風來調節氣溫,日照強度跟盛夏時節相比差距不大,因此氣溫還是相當炎熱,各地白天高溫都有機會來到33至35度,台北盆地、中南部內陸地區都可能有局部36度或以上的高溫發生,配合普遍達過量等級的紫外線,仍然有相當高的熱傷害風險,出門時還是要記得做好防曬。
週三水氣增!週五雨區擴大至大台北
歐宗學提到,週三到週四原先在台灣附近的太平洋高壓勢力會有明顯減弱東退的趨勢,同時南方的低壓帶也將北抬,雖然還未直接籠罩台灣,但帶來的水氣會更多,除了迎風面東南部至恆春半島地區的雲量及雨量都會進一步增多以外,其他地區的午後雷陣雨也有逐日增多的趨勢,週五以後大台北地區受影響的機會也將提高。
歐宗學透露,週末期間天氣系統又有變化,南方還是大低壓帶,但台灣剛好處在兩個低壓區的空檔位置,北方有微弱的東北季風南下到東海地區,預估對台灣的影響還是不太明顯,環境風向仍為偏東到東北東風,東半部都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西半部則是維持午後雷陣雨天氣,由於水氣仍多,還是可能會有比較多的雨量。
菲東低壓有機會發展為「大而強」的低壓系統
歐宗學提醒,之後的天氣重點則是要觀察菲律賓東方海面,是否會再有熱帶擾動發展,目前的預報趨勢確實有看到低壓生成,且有機會發展為大而強的低壓系統,要討論會不會對台灣帶來影響都還言之過早,先持續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