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TWANT
英國首相施凱爾爵士閣下(Sir Keir Starmer)預計將於21日下午發表聲明,正式宣布英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圖/路透社/達志影像)英國首相施凱爾爵士閣下(Sir Keir Starmer)預計將於21日下午發表聲明,正式宣布英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此舉被視為英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轉折,結束了歷屆政府「在最具影響力時機才進行承認」的既有立場。
根據《BBC》的報導,英國政府強調,此決定出於「道德責任」,旨在維持兩國解決方案的前景。多名部長指出,以色列在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持續擴建定居點,尤其是備受爭議的E1開發計畫,嚴重削弱了建立一個可行且連貫的巴勒斯坦國的可能性。
司法大臣大衛拉米(David Lammy)早前亦曾批評,以色列的行動威脅兩國方案。英國方面則強調,未來的巴勒斯坦治理結構中「不會有哈瑪斯的角色」。
以色列政府對此表示強烈反對,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直言,這是「獎勵恐怖主義」。部分人質家屬亦公開致信施凱爾,敦促政府在剩餘人質獲釋前勿採取行動,認為承認將「削弱營救努力」。
英國首席拉比(首席拉比是英國所有正統派猶太社群的宗教領袖)米爾維斯(Ephraim Mirvis)則批評政府未將人質釋放作為承認的前提,認為決策缺乏對和平的基本保障。美國方面同樣表達不滿,總統川普在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時明確反對承認,強調此舉等同「獎勵恐怖主義」。
政府官員指出,加薩人道局勢惡化是推動政策轉變的關鍵因素,近週以來,以色列在加薩城展開地面行動,迫使數十萬人流離失所。聯合國官員形容當地情況「災難性」,更有調查委員會指控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實施「種族滅絕」,雖遭以方譴責為「歪曲且虛假」。
據加薩衛生部數據,自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襲擊以來,以色列軍事行動已造成逾6萬4千人死亡。目前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已有約75%承認巴勒斯坦國,包括西班牙、愛爾蘭和挪威等國。葡萄牙、法國、加拿大和澳洲也表示有意跟進。儘管如此,巴勒斯坦仍缺乏國際公認的邊界、首都及軍事力量,因此承認多被視為具象徵意義。
在英國工黨內部,承認巴勒斯坦建國已是長期訴求。施凱爾早前在聯合國大會前設下最後期限,要求以色列同意停火並推動長期和平。工黨超過半數議員更於7月聯署,要求政府立即承認巴勒斯坦國。施凱爾強調,鑑於兩國方案「正面臨嚴重威脅」,現在是「採取行動的時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