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心/陳韋劭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今天空拍畫面。(圖/翻攝畫面)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下午發生壩頂溢流,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數據,堰塞湖壩體蓄水量約9100萬噸,溢流後評估累積流出約6000萬噸,剩餘約3100萬噸,壩體相關空拍畫面今天也跟著曝。相關單位指出,將持續監控,適時發布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警訊。
從量測數據顯示,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蓄水量約9100萬噸,大概是36400個標準游泳池。壩體體積2億立方公尺,約1428萬台砂石車運量。壩體高度200公尺,約66層樓高。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工作會報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14:30開始溢流,水位計監測高程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從14:20至15:30水位高程下降33公尺, 15:30第一波洪峰抵達下游,沖毀馬太鞍溪橋,16:30第二波洪峰再次抵達。依下游洪水狀況評估累積流出約6000萬噸以上湖水。
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及周圍地質仍不穩定。(圖/翻攝畫面)
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天溢流後,壩體溢流口已下切80公尺。(圖/翻攝畫面)據了解,無人機24日空拍現場初步勘查,昨天溢流後,壩體溢流口已下切80公尺、高程1060公尺、蓄水面積約50公頃、蓄水量2300萬噸至3100萬噸, 壩體及周圍地質仍不穩定,且持續降雨,可能再次阻塞、溢流,反覆發生。
農業部表示,農村水保署將持續監控氣象情資,適時發布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 警戒傳真通報外,並針對已發布紅色警戒或入夜後可能達紅色警戒地區 ,將直接聯繫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區長,促請加強整備與疏散撤離工作,並依最新狀況重新研擬警戒機制,以免危害下 游民眾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