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彭啓明徵「清溝超人」遭炎上 親揭救援盲區:憂「這事」搶時間

政治中心/程正邦報導

環境部長彭啓明到花蓮光復鄉關心清淤進度。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環境部長彭啓明到花蓮光復鄉關心清淤進度。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而遭受嚴重洪災,大量的泥沙與土石沖入市區,導致排水系統幾乎癱瘓。隨著災後復原工作持續進行,側溝淤積成為加速恢復日常生活的最大障礙。

花蓮光復鄉側溝嚴重淤積,彭啓明PO文急徵志工清溝,遭炎上。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花蓮光復鄉側溝嚴重淤積,彭啓明PO文急徵志工清溝,遭炎上。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天災後的窘境:30公里側溝僅完成六分之一

環境部長彭啓明 4 日深夜在臉書發文,緊急向社會大眾徵求「清溝超人」志工,協助清理側溝淤泥。彭啓明指出,光復鄉的側溝總長約 30 公里,然而截至當時,僅完成約 5 公里的清理工作,進度僅約六分之一,距離全面恢復正常排水機能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他在貼文中呼籲:「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一起,就能讓鄉里更乾淨、更安全。」並鼓勵民眾自備清溝勺參與,希望集結眾人之力,盡速解決淤積問題。

彭啓明親上火線解釋,「清溝不是一次到位」,往往這邊清完那邊又流過來。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彭啓明親上火線解釋,「清溝不是一次到位」,往往這邊清完那邊又流過來。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然而,這篇徵求志工的貼文發出後,卻迅速在網路社群上引發極大爭議與批評聲浪,許多網友將矛頭指向政府資源調度與效率。網友留言內容尖銳,質疑政府為何不使用專業機具,反而要依賴免費的志工?「請問政府沒錢聘用 120 個人嗎?」、「賑災基金 8 億多,你在這給我徵志工喔?是過太爽了還是怎樣」、「怎麼會用人力,要靠機器才會快」、「有機器清溝,縣政府該花錢徵召,別一直免費使用民力。」

面對輿論的猛烈抨擊,彭啓明部長於 10 月 5 日出席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記者會時,親自出面解釋清淤工作面臨的實際困難點。

彭啓明今天再度前往花蓮光復鄉,看到許多年輕志工投入清溝工作,讓他深受感動。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彭啓明今天再度前往花蓮光復鄉,看到許多年輕志工投入清溝工作,讓他深受感動。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彭啓明強調,中央已盡力調度資源,目前已協調 8 輛清溝車前往光復地區支援。但由於淤泥狀況極其嚴重,單靠機具的效率並不高:「因為淤泥太厚重了,每台清溝車一天清理進度僅約 20 至 60 公尺。」

他進一步說明,光復地區的排水系統複雜,不僅有主幹道,巷道內的側溝數量龐大且規格不一。彭啓明表示:「1 公里可能有 500 個側溝,且清溝不是一次到位,需要反覆進行,因為有可能這邊通了,另一邊又有淤泥流入。」這也解釋了為何在狹窄且狀況複雜的巷道中,大型機具難以發揮功效。

彭啓明憂心溝如果沒有盡快清淤,下次花蓮強降雨又會淹大水。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彭啓明憂心溝如果沒有盡快清淤,下次花蓮強降雨又會淹大水。 (圖/翻攝自彭啟明臉書)

彭啓明最後強調,現階段的目標是人力與機具並行作業,才能最大程度地加速清除進度,確保在下一次降雨來臨前,災區排水機能能部分恢復。

他表示,當日已調集 650 支清溝勺提供給志工使用,號召民眾除了投入搬運的「鏟子超人」外,也能有更多人成為「溝勺超人」,協助深入巷弄,清理淤積嚴重的側溝。他以簡潔的說法總結清溝的重要性:「水溝通、馬桶才會通」,希望大家能理解清溝工作的迫切性與獨特難度,一同幫助光復居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稍早,彭啓明也在臉書發文謝謝各位超人,他說今天看到許多志工朋友拿著清溝勺,聽從現場指示投入清理工作,十分感動,到現場關心清理狀況的他,再次提醒大家務必注意安全。「各位清溝超人只要先完成初步清理,後續清溝車就能更順利作業,讓整體效率再提升!」

#堰塞湖溢流 水淹光復鄉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