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造成花蓮光復鄉出現嚴重災情,慈濟於第一時間即啟動災害應變機制,9月24日即進入災區關懷,除動員人力、物力進行光復鄉災後復原外,並針對受災民眾因災情致影響生活與財損問題立即啟動慰問金發放,慈濟從10月4日起到10月11兩梯次發放發放金額計1億3350萬元、共有2670戶,拿到每戶五萬元慰問金,讓受災民眾能暫解生活不便及做為應急款項支付使用。
慈濟動員人力、物力進行光復鄉災後復原。(圖/慈濟基金會提供)配合政府對光復災區整體災後復原作業,慈濟基金會也公佈在光復災區各項關懷服務依序調整如下:
醫療站服務:
慈濟於光復災區設置災後醫療站於10月11日圓滿,花蓮慈濟醫院圓滿完成於災後最緊急的醫療任務,11日正式交棒給花蓮縣衛生局。
花蓮慈濟醫院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於9月23日溢流,造成花蓮光復鄉出現嚴重災情,慈濟立即自9月24日成立臨時醫療站開始,花蓮慈濟醫院醫療隊25日正式於花蓮糖廠設立醫療站並連續三天24小時不打烊,並因應鏟子超人與救災英雄湧進,向受災嚴重的地方延伸成立二站、三站以及走進居民家中往診。
花蓮慈濟醫院表示,18天來,總共出動包括內科、外科、兒科、身心科、中醫、復健科、院內送藥、視訊看診,以及慈濟大學的物理治療系、護理系師生支援,累計超過1300人次的醫療服務人員,總共服務超過4300人次。
慰問金發放:
慈濟分別從10月4日、5日及10月9到11日進行兩梯次每戶五萬元之慰問金發放,截至11日為止,共計發放2670戶、發放金額為1億3350萬元。有關因故無法於發放日領取慰問金之受災戶,慈濟基金會已列檔,將由專人做後續發放處理。
慈濟基金會指出,慈濟對光復災區關懷一直都在,但將針對關懷與服務重點做滾動式調整,有關受災民眾在災後復原的後續需求,慈濟基金會在透過10月4日、5日及10月9到11日進行兩梯次慰問金發放的同時,已一一詢問及紀錄2670戶光復鄉受災民眾後續關懷與需求。
慈濟從4日起到11日,2梯次發放發放金額計1億3350萬元。(圖/慈濟基金會提供)諸如:是否後續經濟需求問題、受災建物之修繕與水電維修需求;另外也詢問是否需要災後心理諮商與關懷、輔具與就學協助需求等面向,透過慈濟靜思精舍師父的關懷與詢問,慈濟清修士、職工、社工、志工的陪伴與紀錄,一一將受災戶需求狀況進行有系統的資料建置,並立即將有其他關懷需求的受災戶列檔追蹤關懷狀況,希望能在有效的關懷、積極的協助機制下,幫助受災民眾能早日恢復正常身心靈與物資生活。
此外,在發放時,慈濟發放團隊也特別對於受災戶是否有特殊情況?是否為獨居長者或兩老相依或有身心障礙失能者之問題進行紀錄後,會立即針對各需求家戶進行家訪與訪視紀錄,如確有列為慈濟關懷戶需要,將列為長期訪視關懷對象,期待在透過定期訪視關懷,讓受災戶安身也安心。
慈濟基金會指出,慈濟在光復災區持續進行關懷行動,並視災區復原情形滾動式調整關懷功能組之人力與物力調派,慈濟關懷機制調整為經發放了解受災戶需求之後續家戶關懷,這些關懷包括家戶與水電修繕、輔具、心輔、就學問題等,慈濟在光復災區的關懷行動雖有滾動式調整,但慈濟人一直都在,希望光復災區在全民關懷善效應下,能早日回復正常生活。
慈濟動員人力、物力進行光復鄉災後復原。(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從4日起到11日,2梯次發放發放金額計1億3350萬元。(圖/慈濟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