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於工商早餐會後回應媒體提問,針對預算卡關、能源政策、稅制改革及美台談判等議題一一說明。他呼籲朝野理性協商,讓政策落地、企業有感,並強調產業不能只靠AI一枝獨秀,能源也須多元供應。對稅制與台積電案亦有明確回應。(圖/記者師瑞德攝影)114年工商協進會舉辦的「工商早餐」會結束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接受媒體提問,就當前政府施政、產業挑戰與預算問題一一回應,強調企業界最關心的是「經濟政策能否如期落實」。他認為,朝野若無法協商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與《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不僅將讓政府政策空轉,也將重創企業信心與整體投資環境。
吳東亮指出,行政院提出的「雙金字塔」政策架構,內容完整,包括「AI新十大建設」與「國力十大新動能」,展現施政方向與企圖心。但若無預算配套,所有規劃將形同空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政策需要資源落地,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是白吃的早餐、白做的政策。」
財劃法卡關影響整體預算 呼籲朝野理性:這是全民共同利益
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擔心《財劃法》若照新版通過,中央將須額外舉債2,600億元,總舉債恐達5,600億元、突破法定上限,吳東亮表示,這確實是一大隱憂。他認為,地方財政需求與中央財政紀律之間,的確存在長期結構性問題,「但修法與預算不應彼此牽制,應同步理性協商、機制化推進,而非互相綁架。」
他進一步呼籲朝野坐下談:「我們的政治領袖應該展現智慧,為了國家大局放下成見,找出平衡機制,讓修法與預算併行,否則會錯過國際經濟重組的關鍵時機。」
利率匯率政策應審慎調整 避免重壓單一產業結構
針對媒體提問關於「台灣病」與央行利率政策傾向出口導向的批評,吳東亮表示,目前匯率與利率仍是滾動式調整,整體經濟仍屬穩健。他指出,央行至今的操作仍屬穩健、審慎,「至少在目前的情勢下,央行並未造成明顯失衡,能讓我們的經濟順利發展。」
但他也提醒,台灣若長期過度依賴出口與科技業,不利經濟體質長期均衡。他呼籲,「匯率與利率政策不能偏袒特定產業,要照顧整體經濟結構,尤其是中小企業與傳產,避免產業M型化。」
算力就是國力,能源結構須多元
面對AI產業對電力需求的暴增,吳東亮重申工商界長期主張「能源來源要多元」。他指出,目前政府針對核二、核三延役與新型核能的討論逐步釋放空間,是正確方向。「總統也明確表示對新型核能保持開放,這對AI發展至關重要,因為算力等於國力,而算力要有電力支撐。」
他表示,工商界樂見政府修正過去對核能的僵化立場,未來願與政府共同討論能源配比,確保供電穩定、產業能量不受限。
回應再生能源法規收緊:支持中央統一標準,避免企業無所適從
針對立法院日前加嚴光電設置環評規範一事,吳東亮表示,工商界支持再生能源發展,但也強烈希望法規一致、執行透明。他指出,目前已經出現地方與中央標準不一、高雄與台中都有光電案退回重審,反映企業「無所適從」的困境。
「我們支持環保,但更需要可預測的法規環境。經濟部與環境部若能提出統一審查標準,將更有助於企業投入綠能。」
對美談判進入最後階段 吳東亮證實鄭麗君正積極磋商中
被問到台美關稅與貿易談判進展時,吳東亮透露,鄭麗君副院長今日未出席早餐會,正是因為持續赴談判局與美方進行協商。「她這半年幾乎都全心投入談判,我們知道她正與美方就文書交換、條文敲定等進行最後階段的磋商,社會各界都期盼談判盡快落地。」
他表示,行政院提出的「台灣模式」策略是關鍵,即由企業自主布局、政府提供金融保證,並由美方協助設立服務園區。「這是創新的模式,也比其他國家更具彈性與效率。我們不能讓談判成果卡在政治僵局。」
稅制改革進展不如預期 吳東亮批財政部「偏保守」
對於工商協進會提出的印花稅、金融業營業稅等稅制改革建議,吳東亮直言,財政部回應態度偏保守。他強調,現代金融業講求數位化,對銀錢收據仍課印花稅已不合時宜,但財政部以地方稅源為由拒絕調整,「這樣的回應缺乏遠見。」
他也提到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規劃,「若不調整稅制,台灣在吸引資金與人才上,永遠無法與新加坡競爭。」
回應台積電洩密案:企業內部已有完整防線,應信任調查機制
針對台積電洩密案爭議,吳東亮則表示,資訊仍來自媒體報導,尚未確認真實性。他強調,「台積電對保密制度一向非常嚴謹,內部有一整套規章與控制系統,要洩密其實並不容易。」他呼籲外界應耐心等待司法調查結果,不宜過度解讀或放大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