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漢華/遠見雜誌
長久以來,當社會討論高齡化時,不是聚焦出生率下降,就是集中在老人福利。直至近年,一群同時面對上、下兩代「夾殺」的三明治世代,他們的困境浮上檯面,才有人注意到台灣還有一群人數龐大的準銀髮族。
這群40到64歲的中年人共872萬人,等於每2.5人中就有一個中年人。據調查,中年人通常是最不快樂的一群,事業、健康、財富、家庭……問題接踵而來。 但所幸,他們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教育程度的一代,他們用「熟年」概念替代「老」,早已進入「熟年進行式」,從年輕就積極準備邁向第三人生。
《遠見》盤點中年常見危機,並專訪走過低潮再出發的過來人,借著他們的人生經驗,你也可以安度中年,人生下半場更精采。
當社會關注青年失業、低薪,當政府社會福利給了銀髮族,鮮少有人注意台灣還有一群人數龐大的準銀髮族。他們是40到64歲間的中年人,總數872萬,已占台灣總人口的38%。等待他們的是怎樣的未來?
「不該這樣,我吃了半年安眠藥,為什麼還會半夜驚醒?」47歲的美美(化名)帶著不解語氣問精神科醫師。美美本來是業務員。十年前,為了照顧罹患舌癌的婆婆,辭去工作,開始進出醫院的日子。本以為婆婆病情穩定了,就能返回職場,豈知婆婆潛藏躁鬱症,晚上總是不睡覺,擾亂家人作息,幾乎天天大聲罵人,弄得全家氣氛緊張。
偏偏此時,念國中的孩子又出現拒學症,被老師視為頭痛人物,只要傳LINE過來,美美就得跑學校。正處中年的她,只為家人忙碌,情緒幾乎崩潰,她覺得自己一事無成,近來更不敢參加同學會,開始焦慮、失眠、暈眩,只好跟著孩子一起看精神科。
▲圖/遠見雜誌提供
40~64歲新中年人 超鬱卒的三明治世代
美美是目前必須照顧長輩與下一代的台灣中年世代的縮影。根據主計總處今年發布的「國民幸福指數」調查,此刻45~64歲的台灣中年人,是主觀幸福感最差的一群,低於青年和老年人,是台灣U型幸福指數的谷底。 這樣的發現不只在台灣,國際間也有類似結果。不少國內外專家均認為,人生當中,中年是最不快樂的階段。
2008年,英國華威大學(Warwick)經濟學教授安德魯.奧斯瓦德(Andrew Oswald)和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率先提出U型理論。他們調查80個國家、200多萬人的幸福感,發現有72個國家的幸福感起伏,都呈現U型。其中,情緒低潮期是40~50歲的中年,青少年和老年期則最快樂。
此後,各地相關研究也有類似發現。2011年,荷蘭馬斯垂克大學對英國、瑞士及德國進行調查,發現40、50幾歲的中年人最鬱卒,25歲和65歲的人最滿意自己的生活,也最快樂。
今年,奧斯瓦德再對歐洲27國調查,進一步指出,45~55歲的中年人是抗憂鬱劑的服用大宗,服用量是25歲以下、65歲以上的兩倍,與其他年齡層相比,呈現倒U型。其中,快50歲的人用量最多,尤其是離婚、分居、失業、教育差的女性。 無獨有偶,英國劍橋大學臨床獸醫解剖學家大衛.班布里基(David Bainbridge),在《中年的意義》試圖尋求答案。他認為,青年因為年輕,肩負責任少,離死亡很遠,所以比較快樂。老人因為還活著,見多識廣而豁達,也為在世感恩而快樂。
至於40~64歲的中年人,因為生活比年輕時複雜,工作環境嚴苛,還要養育兒女、奉養父母,思考未來時,感到焦慮,快樂感就會打折。
目前中年人口占38% 史上最多
根據內政部統計,最不快樂的40~64歲的中年人,正是台灣人口最多的一個族群。在過去半世紀,增加超過四倍。現在是台灣有史以來,中年人口最多的時刻,占總人口三成八(表2),幾乎每2.5個人就有一人是中年人。
這一代中年人,不只現在要面對人生挑戰,未來等待他們的,還有退休後長達20年的第三人生。
所謂第一人生,是20多歲前的學習人生。20多歲到60歲前後的成年與工作,則是第二人生。退休後就進入老後的第三人生。
中年人最好從現在啟動各項準備工作,在年紀愈來愈熟年的過程中,一路向老說不。
▲圖/Pixabay
盤點自身健康〉50歲是關鍵
器官功能衰退 小心三高、慢性病
首先要說不的是,健康不要變差、病痛纏身。
英國劍橋大學學者班布里基從動物演化來分析中年。他認為,中年是人類的獨有現象,天擇演化將年過40歲的人類,塑造成特有生物。中年人不是逐漸凋零,而是進入特別的人生新階段。因為演化,情緒、身體會再次變動,達到新的狀態。
失智症專家、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就說,年齡增長,年過40歲後,就會開始老花、白髮,關節骨卡卡,也可能出現三高、癌症、中風、心臟病等慢性病。
事實上,人類從出生就開始老化,皮膚、肺等器官開始衰退,到了中年,年齡愈大,退化愈快。 多數人在40歲,器官功能還可達八成,到了50歲就剩七成,此後年齡增加,衰退加速,70歲時僅剩三成。
以三高為例,就是典型的中高齡生理問題,有人會因為身體變差感到驚恐,網路甚至流傳:「萬般皆下垂,唯有血壓高」,揶揄中年人健康走下坡。
觀察國健署統計三高發生率(頁200表3),可以了解女性在50歲後,進入更年期,女性荷爾蒙降低,三高發生率大於男性,特別是血糖、血脂。如果三高沒有控制,就會引發心臟病、中風、心肌梗塞,甚至癌症等後遺症。
癌症對中年人的威脅,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分析近30多年癌症發生率,可以發現,40歲之後國人罹癌風險上升,50歲之前,每十萬名女性罹癌人數較男性高,可是,跨過50,男性開始超越女性,而且快速增加。進入60歲,每十萬名男性,有上千人罹癌。
盤點父母健康〉失智、失能成危機
逾45歲勞工 最常因照顧家人離職
中年人除了面對自身健康危機,更要面對自己80、90歲的年邁父母,可能出現失智、失能,帶來龐大照顧壓力。這時候該怎麼辦?自己照顧?請人照顧?送安養院?也是從中年必須思考的課題。
「過去五年,台灣發生超過50起照顧悲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表示。
陳景寧指出,每年有13.3萬人因為照顧家人而離開職場,成為45歲以上勞工自願離職的最大主因。17.8萬人需要減少工時、請假或調整工作,推估還在職場的隱形照顧者有231萬人,可見照顧父母是中年人養育子女以外,承受的新負擔。
相較1.2億人口的日本,每年只有10萬人離開職場返家照顧家人,台灣的情況更嚴峻。陳景寧說,照顧者承受挫折、焦慮,感到孤單、憂鬱,主計總處調查顯示,50~74歲民眾負擔最重。
照顧臥床家人並非只是短短幾年,而是一場長期抗戰。據家總調查,照顧者平均照顧9.9年、每天平均花13.6個小時,有人甚至長達20、30幾年,從年輕照顧到年老。到後來,家人過世,因為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又與社會脫節,也不易找到工作。
55歲的作家張曼娟在近一年多來,因為90歲的爸爸得了老年精神病,晚上不睡覺,只要聽到爸爸房間有聲音,她就立刻起來查看,一個晚上總要起床三、四次,睡眠情況變得很差。
她一度聽從爸爸要求,推掉工作,留在家裡陪伴。有一次和媽媽從澡盆抱爸爸起來,扭傷自己,沉重的照顧壓力逼得她需要暫時喘氣,只好重拾以往的忙碌工作,轉移注意力。
「那種心力交瘁的痛苦,你不能說,你說了,就是不孝!」張曼娟很能體會「大齡兒女」的辛苦,她這麼稱呼這些中年子女。為了抒發心情,她陸續在臉書以〈照顧老去的父母,才能理解人生〉為文,大獲迴響,感動很多人。
張曼娟慶幸自己有能力聘請外勞,照顧爸爸,若是收入不穩的中年人,想要照顧家人,負擔沉重。
盤點家人關係〉維持良好互動
與成年子女、配偶相處之道 也是挑戰
如何與成年子女、配偶相處、獨居,也是課題。
「與家人有良好關係,才能有幸福中年、安穩老年,」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林聯章說出32年半的輔導心得。
看看台灣的離婚率,就能知道台灣的家人關係不盡融洽。台灣已成為亞洲離婚率最高、世界第三高的國家。2015年,平均每天有146對離婚,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有一對。觀察40歲以上的中年人,以40~44歲男性離婚人數居冠。
林聯章感嘆,時下有中年人視婚姻無味,陷入外遇的糾葛,也有兒女看不慣父母關係,鼓勵離婚。
其實,對中年人而言,家庭和睦是幸福的關鍵,他們也有這樣的渴望。
根據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調查,兩岸40~65歲受訪中年人都把家人關係列為首要條件,期待聚在一起,共同從事活動。可是,現實生活中,中年人對家人關係的滿意度比起老人、青年要差。
「我多麼希望能像一隻狗,可以被家人摸摸抱抱!」台灣家庭第一協會執行長沈美珍轉述一名50多歲男性的心聲。他說自己為了家人,在職場打拚,忙得像條狗,回到家裡,和家人關係不好,才知道地位不如狗。
沈美珍分析,男性通常把子女照顧責任丟給妻子,到了中年,猛然察覺自己和子女疏遠,沒話可講,卻又不知如何彌補。因此,台灣家庭第一協會設計「好爸爸」課程,已吸引上千名男性學習,其中,40~60多歲中年人占了八成。
盤點內心世界〉學習心胸豁達
恩怨情仇大和解 50歲正是時候
在向老說不的過程中,還必須學習心胸豁達。
「5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50歲是修正生活方式的最佳時機」《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作者、日本聖路加國際大學教授保坂隆如此表示。例如,家人關係、金錢使用,都可以在此時調整。
太雅出版社總編輯張芳玲也認為,人到50歲,應該和家人來個恩怨情仇大和解。今年,她以「創造50後人生幸福感」為題,在全台進行多場演講,深獲聽眾認同。「兄弟姊妹、父母與中年子女,免不了有裂痕,」她觀察,這個裂痕在40、50歲之前,通常被漠視、逃避。然而,到了中年,可能面臨父母過世、朋友罹癌,是反思與失和家人修復關係,也是與自己和解的時候。
中年提早準備 才能好命過晚年
不過,社會並沒有教中年人如何從日常點滴為日後人生做準備。大田出版社總編輯莊培園就提醒,現在的每一天都影響未來,要及早檢視自己。
近年來,台灣出版社對中年產生自我覺醒,陸續翻譯、出版相關書籍,逐漸吹起一股風潮,教中年人學習過中年生活,並且面對老年。
發行居家設計書籍的漂亮家居,從中老年居住空間議題延伸到心靈成長,出版熟年書系:《老前住宅設計解剖書》《熟年自治世代》等書。
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認為,相較習慣上網瀏覽的青年讀者,中年人較願意買書。這兩年,他們出版13本,從照顧父母、長照議題到健康促進,都是長銷書,賣到上萬本。
張芳玲則鎖定40~60歲讀者,創辦「熟年優雅學院」,至今發行18本書,每月至少推出一本,且題材多元,包括心靈成長、生活風格等,甚至也談丈夫死後,太太如何獨自生活,走出內心陰霾。
獨身晚年 是女性要面對的議題
「中年人要及早認識喪偶議題,尤其是女性,」她提醒。目前喪偶有130萬人,女性占105萬人,由於壽命比男性長,未來喪偶女性人數會不斷攀升。
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郭秀敏表示,成立21年來,女性會員占了八成,以50、60歲的中年人為數最多。
「我從否認、害怕、悔恨、遺憾、沮喪,到接受事實,」郭秀敏闡述自己24歲意外喪夫,當時還懷著第二個孩子,承受莫大痛苦。這一路她經歷傷痛,到現在可以幫助別人,面對子女教育、經濟獨立,並且找到自我價值,扭轉孤寂失落感。
相信隨著中年人重視自我成長,啟動熟年進行式,從健康、長者照顧、財富、工作、心靈等各方面,學習向老說不。未來當他們變老,快樂指數應該就會翻轉,從U型的谷底逐漸爬升。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goo.gl/jlfZ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