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新聞/綜合報導
天氣突然降溫,許多民眾喜歡喝碗雞湯補補身。有間知名連鎖雞湯店,主打多種中藥材熬煮,搭配原味雞湯是冬天的滋補聖品。但卻有民眾消費後發現,第2次加湯竟然要加收50元,但點單上卻沒有註明,店家也緊急澄清菜單上都有寫,造成民眾誤會也趕快補貼公告,避免再發生。
顧客:「這個是加湯要錢喔?」
店員:「加湯我們是第1次免費,然後第2次就是收50,只有雞鍋要。」

▲連鎖薑母鴨店第2次加湯要收費。
連鎖薑母鴨店裡人聲鼎沸,但民眾上門才發現,有3種雞湯鍋第2次加湯要加50元,點單卻也沒有特別註明,到底湯頭有什麼不一樣?
原味雞湯熬煮2小時,用超過5種中藥材做基底,中藥上湯份量不能少,跟雞湯有著1比1的完美比例,成就這碗滋補聖品「烏蔘雞」。

▲烏蔘雞熬湯費工。
雞湯業者張珈華:「每一份雞肉其實它可以煮的湯是固定的,那這個湯再怎麼樣,我還是需要一些工本費。」
儘管加湯加價菜單上有註明,但怕客人誤會店家再加貼了 醒目公告,不過同樣加湯要收費的,還有這間老字號牛肉麵店。

▲清燉牛肉麵加清湯也要加錢。
手工細麵鋪上厚實肉片,在清澈的「清燉湯頭」裡,想多喝可以再加點,只是這小小一碗清湯可得多付40元,但客人照樣絡繹不絕。
牛肉麵業者陳敬文:「其實清燉它一定要用新鮮的肉,而且它要用(一定份量)肉才能燉出那個湯,如果紅燒的話就不一定,外面可能有的會加其他的調味料。」
湯裡熬的全都是當天從台南直送的新鮮溫體牛肉,慢火燉煮48小時,100多公斤牛肉熬出的湯並不多,只夠賣2天因此滴滴珍貴。

▲牛肉清湯需精熬48小時。
民眾:「小籠包一籠要180元你覺得合理嗎?我是覺得OK啦,品質有到我就願意多花點錢。」
民眾:「如果它的用料實在的話,那其實加40塊是蠻合理的。」
店家用「精熬」湯頭吸引客人,即使要多收費也不怕客人不上門。(整理:實習編輯劉晉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