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且高血脂患者有年輕趨勢,不過醫師觀察,高血脂患者有3大迷思亟待破除,包括高血脂單靠運動和飲食就可以控制、血脂下降後即可停藥、擔心副作用而拒絕用藥,這些錯誤觀念會導致高血脂控制不佳,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示意圖與新聞內容無關/記者楊晴雯攝)
根據102到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歲以上國人高血脂的盛行率高達22.8%3,即每5人就有1人血脂指數超標,高血脂症儼然成為國病之一。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台灣心臟病是國人死亡原因的第二名,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式,而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因此,了解高血脂症病人的認知與治療現況,找出高盛行率背後的原因是當務之急。
「高血脂症初期無明顯症狀,如同健康的隱形殺手!」葉宏一說明,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俗稱「壞膽固醇」)和動脈粥狀硬化關係密切,許多大型研究已證實,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有效防止疾病的再發。
葉宏一提到,確診為壞膽固醇偏高的病人視是否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來決定藥物介入的時機,若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宜同時給予降血脂藥物和改善飲食及生活方式;若無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則先從飲食和生活方式改善作起,若3到6個月後血脂仍然異常,則應考慮藥物治療。
根據國外一份大型泛區域研究指出,亞洲「壞膽固醇」控制率落後其他區域,另外,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台灣動脈硬化性疾病發生後,「壞膽固醇」可以控制到100 mg/dL以下的病人只有一半左右。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秘書長暨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李貽恆指出,台灣高血脂症治療存在三大迷思,導致高血脂症的控制率不佳,需要逐一被扭轉。
他進一步說明,迷思一:「不用藥物治療,高血脂症單靠運動和飲食就可以控制?」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與歐洲動脈粥狀硬化學會聯合發布的血脂異常管理指南指出,生活習慣的調整可幫助病人降低膽固醇指數,但中高風險以上的病人仍需搭配藥物治療。
李貽恆強調,如果無法透過改變生活習慣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長期下來就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應該與醫師討論盡早接受藥物治療,對心血管也能起保護的作用。
迷思二:「血脂下降後即可停藥?」李貽恆指出,病人用藥順從性低,正是導致血脂指數無法控制的主因之一。國外研究顯示,病人如停用降血脂藥物,30天內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近3倍;而服用降血脂藥物順從性佳的病人住院率則較低。
迷思三:「擔心副作用而拒絕用藥?」李貽恆說,服用降血脂藥物後所產生的副作用多半與心理作用有關。最新Lancet研究指出,在實驗組和對照組受試者皆「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藥物或安慰劑的情形下,兩者發生肌肉痠痛等不良反應的比例差不多。
相反地,在實驗組和對照組受試者皆「知道」自己服用的是藥物或安慰劑的情形下,服用降血脂藥物的受試者所反應的副作用比例遠大於安慰劑組。這可能是源於預期心理恐讓藥效產生反安慰劑效應,讓病人特別注意到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