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今(16)凌晨有醫界網友Carson Yap在臉書上表示,若要改善台灣崩壞的醫療環境,應該要將健保的給付對象分為「醫院」和「醫師」兩方,才能改善醫者長期被財團剝削的情況。
圖/翻拍自Carson Yap臉書
Carson Yap解釋,日後醫院若發給醫師底薪,再加上健保給付中的20-30%(診察費、技術費等)不再經過多方轉手,直接給付給醫生,不只能減少部分醫生為了賺錢而拼命推銷自費器材的狀況、減少醫療財團不把盈餘回饋在醫療從業人員薪資上,反而轉投資炒股、炒地皮等現象,還可以解決「5大皆空」,讓內、外、婦產、小兒和急診5大科人力回流。
文末筆者寫到,「這樣不是很好嗎?不曉得這樣的給付方式可行嗎?想不通為甚麼都沒有人提出」,網友的回應兩極。有網友贊同Carson Yap的論點,但是無奈表示,台灣的官僚內有太多人等著要分一杯羹,所以縱使有夢,也無法如願。贊同的網友中,也有聲音表示,「沒人提出的原因是,有能力發聲的人都已經是管理階層」。
然而,更多網友提出質疑,認為若健保署日後真的如此,那健保署跟醫院,誰才是醫師的雇主?「醫師與醫院之間,還存在雇傭關係嗎?」在沒有雇傭關係的保護下,醫師若因工作過勞或發生職災,誰該負起這個責任?另外,反對的網友也提到,目前,在沒有勞基法的保護之下,此方案若成真,沒有人能確保醫療財團會如實發放底薪給醫師,「醫師又沒有勞基法保障,底薪是零都不違法」。
圖/Upupa4me, flickr cc授權
劉育志醫師日前投書媒體,表示健保在尚未準備好的情況就上路,20年來,為了選票、為了止血,有關單位不停犧牲醫療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導至今日台灣醫護人力過勞、出走,重症患者求救無門,急診室也常常人滿為患,甚至出現只能席地而躺、席地而救的景象。
李紹榕醫師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時,形容健保「一保獨大」,「若開放類似的商品在市場上互相競爭,健保就會緊張了」。李紹榕醫師同時提到,健保崩壞是進行式,而且權益損失的不只有醫護人員,民眾同樣也身受其害,「藥品的品質,一直在下降,已經有病人感受到了」。
健保及其相關規範未來該怎麼走,關乎全民的權益,也考驗著有關單位的智慧。(整理:實習編輯周欣悅)
《 即時掌握更多重大新聞,請按讚追蹤【三立新聞】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se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