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心/潘靚緯報導
在北部任教的教授透露,今年初從阿布達比搭乘阿曼航空準備前往杜拜,也因為跟詐騙通緝犯英文拼音同名同姓,被帶進警局小房間訊問。(圖/當事人提供)雲林66歲陳姓男子與妻子前往中東旅遊,24日在阿布達比機場轉機時,突然遭全副武裝人員無預警帶走,所幸今(28)日清晨,陳男終於平安獲釋,推測因為跟罪犯「同名同姓」才被冤枉。在北部任教一名大學教授透露,今年初在阿布達比機場轉機時,突然被海關帶到警局審問,對方跳針反覆問詢問:「是不是有第二本護照?」,讓他一頭霧水連忙澄清,幸好隔1個多小時就被釋放,理由同樣也是跟詐騙犯「同名同姓」,害他差點錯過航班。
台灣人在阿布達比機場因與罪犯「同名同姓」遭帶走訊問的案例,發生不只一次。(圖/Pixabay)該名大學教授指出,今年1月他與家人到中東旅遊,從阿布達比搭機到杜拜,海關一看他的護照就說:「你這個名字有問題」,接著引領他到警局,一名警官把他帶著一個「小房間」訊問,一直重複詢問:「是不是有第二本護照?」,他回應只有一本台灣護照「ONLY TAIWAN」,但警官不採信,連續打好幾通電話查詢,他焦急詢問對方出了什麼問題?對方一臉嚴肅不願回答。
教授表示,當時同行3名家人被海關強迫入關,獨留他一個人留在警局訊問室,當下他孤立無援,等待期間警方除了要求他等待,連一杯水都不給喝,遇到祈禱時間,該名警官甚至停下手邊工作,讓他越等越焦急、越發恐懼,等到祈禱音樂第二次響起時,他突發奇想向警方要求「我也要祈禱」,警官竟意外地帶他到另一個祈禱的房間。幸運的是過沒多久,警官終於查清楚,他跟另一名被通緝的詐騙犯只是「同名同姓」,態度冷淡地告知:「你可以離開了」,他趕緊出關與家人會合,差一點就錯過班機。
曾到60多國旅遊的教授表示,自己旅遊的經驗豐富,沒想到在中東地區遇到一個人被關在語言不通的警局,求助無門,被當犯人一樣對待,還是相當不安與恐懼。他表示,阿布達比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民風比起杜拜相對保守,對於人民及資訊的管控相當嚴格,網路與電腦系統也比較封閉,對比其他國家海關能同步比對「臉部跟指紋」的系統,阿布達比顯得相當落後,加上當地詐騙猖獗,警方執法更加嚴格,卻因此害慘無辜的台灣人。
阿布達比民風保守,參觀皇宮禁忌多,禁止男女、夫婦有任何肢體上接觸。(圖/當事人提供)雲林夫妻到中東出遊丈夫卻被武裝航警帶走的新聞曝光,讓教授又回想起這段恐怖經歷,他表示幸好自己英文能力極佳,不斷向警方表達並試圖溝通,或許有發揮功用,呼籲民眾出國時遇到類似狀況,第一時間千萬別慌,最好讓自己具備第二外語能力,才不會產生因語言上造成的隔閡、誤會。
陳姓男子在空橋被武裝人員帶走後失聯,直到28日凌晨才從杜拜警局獲釋,預計12月3日回警局報到解除禁令,才能離開。(圖/家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