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顛覆想像!研究:癌症治療副作用 青壯年人竟比年長者嚴重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顛覆想像!青壯年者罹癌治療的副作用情形,竟比年長者嚴重。國內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調查發現,高達92%台灣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CRF)問題,且最新一項針對婦癌患者的研究更發現,因癌症治療而產生的癌疲憊狀況,竟然以「21到59歲」的青壯年、中年族群,其嚴重程度遠高於「逾60歲」的老年族群,顛覆了以往一般人觀念中的年長者罹癌治療的副作用會較高。

該研究由高雄長庚與嘉義長庚醫院的婦癌研究團隊執行,2年下來追蹤累計200名的婦癌患者,結果發現,超過50%的患者飽受癌疲憊困擾,當中更有36%已達中重度程度。

▲高雄長庚婦產部醫師蔡景州表示,研究發現青壯年者罹癌治療,捱疲憊情形竟比年長者嚴重。(圖/蔡景州提供)

50歲的阿嬌,在企業裡擔任會計主管,平時得常加班處理業務,日前確診卵巢癌,接受化學治療。但治療期間每逢月底,常被老闆拜託回公司工作加班,加上還有家務要處理,讓她身心俱疲,使得化療療程進行不到一半就累垮,儘管抽血檢查的數值有達標,她仍與醫師商量延後回診,因為真的「好累」。

高雄長庚婦產部醫師蔡景州表示,經詳細評估,前述個案的疲憊程度已達中重度,根據臨床治療指引,建議她接受藥物治療,所幸在給予適應症藥物後,阿嬌的疲憊狀態獲得大幅度改善,也順利完成剩餘的療程,現定期追蹤即可。

蔡景州表示,癌因性疲憊症(CRF)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定義為疾病。癌疲憊絕非「多睡覺」就可以改善,就像叫失眠的人多睡覺是沒用的,必須透過臨床治療指引來因應。醫界目前主要依據「癌因性疲憊症之臨床治療指引」的評估量表,當疲憊分數小於4分,屬於無疲憊與輕度疲憊階段,可透過非藥物治療來預防或改善,包括運動、睡眠衛生、營養處置等,然而,一旦超過4分以上,則建議同時再加入藥物治療,包括精神刺激藥物、蔘類、類固醇藥物、黃耆多醣注射劑等。

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林宜欣表示,造成癌疲憊的原因不只一種,像是腫瘤本身就會造成癌疲憊,當中又以後期的癌症,機率較高;此外,臨床觀察發現,化療更是造成癌疲憊的一大主因,常常治療一次,就虛弱地得躺上好幾天,待漸漸恢復後,又得緊接著面對下一次療程,導致很多患者因而對治療產生恐懼,選擇延後治療或拉長治療週期,反讓治療效果打折。

蔡景州強調,癌友治療應兼顧生活品質,若發現在一個月內,連續兩周「感到明顯的疲累、缺少活力、或需要增加休息,且與近期活動程度不成比例」,就都得高度警覺,可能已有狀況,應就醫諮詢即時因應。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直播中LIVE】《超級帶貨王》開錄記者會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蕭美琴「跨世代女力」演講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