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古代這一項酷刑!女子「寧死也不願受罰」 今卻成時尚潮流

新奇中心/綜合報導

秦朝之前,官府懲罰犯人主要是用五刑。(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秦朝之前,官府懲罰犯人主要是用五刑。(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不少古裝劇中,都能看到犯人被施以酷刑,甚至被折磨致死,包括滿清十大酷刑、明朝東廠/錦衣衛18套刑具等等。但這些酷刑只是歷朝歷代對古代基本刑罰的演化和創新。早在秦朝之前,官府懲罰犯人主要是用五刑,包括:剕(音同廢)、宮、劓、墨及死刑「大闢」五種刑罰。

剕刑,主要是指削膝蓋骨,剕刑在春秋戰國的秦、齊、魯、鄭、楚、衛等國比較常見,尤其是齊國,當時齊國受此刑的犯人眾多,導致假肢需求量大,以至於齊國出現「屨賤踊貴」,鞋子價格便宜而踴(假肢)價格昂貴的現象。像是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兵法》作者孫臏就曾被同窗龐涓(魏國名將)陷害遭受臏刑(剕刑的一種)。

宮刑,男性的宮刑是施以閹割,女性則是去除子宮;西漢武帝時期,著名史學家、《史記》作者司馬遷就曾為飛將軍李廣長孫李陵辯護,結果惹怒了漢武帝劉徹被處以宮刑。司馬遷遭受宮刑之後感嘆道「我所遭受的恥辱沒有比宮刑再大的了!」。

女性宮刑是去除子宮,讓犯人無法生育。(示意圖/翻攝自武媚娘傳奇劇照)

▲女性宮刑是去除子宮,讓犯人無法生育。(示意圖/翻攝自武媚娘傳奇劇照)

劓刑,即削鼻。起初古人以為削鼻後,人類的呼吸和嗅覺功能就因此喪失,但其實只要鼻腔還在,呼吸和嗅覺功能就不會喪失,但是毀容後,走在大街上還是會被其他人說三道四,這對受過劓刑的人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但劓刑在春秋、戰國和初漢時期很普遍,當時因犯罪而被割掉鼻子的人有很多,以至於最後甚至出現大家「習以為常」的現象。

墨刑,即在犯人的臉上或額頭上刺字(奴、婢、盜、賊)或圖案,再染上墨,作為受刑人的標誌。劉邦手下悍將英布,早年因觸犯秦朝法律被處以墨刑的處罰,臉上被刻上了字,不過他相當樂觀,常常自信地走在大街上,還逢人就說「有人給我看過相,告訴我受墨刑後可稱王!」巧合的是,英布最終輔佐劉邦奪取了江山,建立大漢王朝,自己也被封為淮南王。

上官婉兒在刺字的部位畫了一朵梅花,像極了現今的刺青。(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上官婉兒在刺字的部位畫了一朵梅花,像極了現今的刺青。(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上官婉兒也曾被處以墨刑,當時她不小心惹怒了武則天,武則天命人在她臉上刺上了字,也就是墨刑,結果聰明伶俐地上官婉兒想辦法在刺字的部位畫了一朵梅花,讓自己變得楚楚動人,嬌艷十足。如今古人畏懼的「墨刑」卻成了時尚潮流「刺青」相當奇妙。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