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排骨飯剁碎仍反覆肺炎 台大營養師提出吞嚥障礙食品三迷思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營養師鄭千惠點出,給吞嚥障礙者的食物三迷思(圖/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醫院營養師鄭千惠點出,給吞嚥障礙者的食物三迷思(圖/台大醫院提供)

78歲的吳女士,在去年中風後沒辦法好好戴假牙,常常咳嗽,吃東西得花一小時,沒辦法好好吃飯,體重3個月體重掉了3公斤,女兒雖然買了媽媽愛吃的排骨飯幫忙把食物剪碎,但仍因吸入性肺炎反覆嗆傷;台大醫院的營養師團隊今(29)日特別召開記者會澄清迷思,提醒對吞嚥障礙者來說,將食物剁碎、打的太稀或太稠都有風險,呼籲仍要考慮食物的軟硬度、離散姓、及稠度問題,避免吞嚥困難者反覆嗆傷。

台大醫院營養師團隊今(29)日舉辦吞嚥困難者飲食的衛教記者會,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表示,吞嚥困難最常見的特徵包括容易嗆到、吞不乾淨、吞不下去等三大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同時存在。

過去發現,有腦傷如腦中風、頭部外傷、腦瘤;神經退化性疾病 如帕金森氏症、失智、運動神經原病變等;頭頸癌病人如口腔癌、舌癌、喉癌、鼻咽癌等,或是其他因素如精神性吞嚥困難,都是吞嚥障礙的高危險群。

王亭貴表示,隨著人口高齡化,國內社區即使沒有明顯疾病的長者,仍有10~12%有吞嚥困難的問題,一不小心食物可能吸入氣管,進而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

台大醫院營養師鄭千惠曾接觸過一名78歲的吳女士,在去年中風後沒辦法好好戴假牙,常常咳嗽,吃東西得花一小時,沒辦法好好吃飯,體重3個月體重掉了3公斤,女兒雖然買了媽媽愛吃的排骨飯幫忙把食物剪碎,但仍因吸入性肺炎反覆嗆傷。

鄭千惠也舉出許多家屬在照顧吞嚥困難家人食物的三大迷思,包括食物剁碎就好、剁成泥就好?或是越稀越好?鄭千惠表示,單將將食物剁碎、打的太稀或太稠,對吞嚥障礙者來說都有風險。

鄭千惠表示,若僅將食物剁碎,卻沒有考慮到食物的軟硬度或離散性,仍可能造成嗆傷;打太稀會讓食物的流速過快也容易嗆傷;將食物弄得太稠,也可能殘留口腔,不好吞嚥,有吞嚥困難者反而需要更大的力氣咀嚼。之後台大團隊經評估後,發現吳女士適合糊狀或濕潤細軟的食物,很快就回復了正常的飲食,也獲得足夠營養。

台大醫院臨床組營養師陳慧君表示,台大醫院依據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將食物分為3~7等級,飲品則分為0~4級,給予食物不同的處理方式,固體食物分別是糊狀 ( 4 級)、細碎及濕軟 ( 5 級)、軟質及一口量 ( 6 級)、容易咀嚼 ( 7-EC 級)、食物原狀 ( 7 級),。飲品的分級則分為 0~4 級,分別為稀薄 ( 0級)、極微稠 ( 1 級)、低度稠 ( 2 級)、中度稠 ( 3 級)、高度稠 ( 4 級)。並出了照護專書,提供93道分級示範食譜,幫助吞嚥障礙者也能好好吃飯。

食物分為3~7級(圖/台大醫院提供)

▲食物分為3~7級(圖/台大醫院提供)

台大醫院復健部醫師蕭名彥表示,若平時容易咳嗽、有痰、喉嚨癢,就是容易嗆到;若有多次吞、異物感、很費力,就是吞不乾淨;若有口水多、很費力、疼痛,就是,吞不下去。若平時也有進食時間長、體重減輕、疲倦或不明發燒,建議就要給醫療團隊評估有無吞嚥障礙。

 

飲品分為0~4級(圖/台大醫院提供)

▲飲品分為0~4級(圖/台大醫院提供)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