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失智與心衰竭有關!台大「主動脈瓣膜」研究 失智症降1成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高淑芬副院長致贈E寶給病友家屬台大心理系主任周泰立。(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高淑芬副院長致贈E寶給病友家屬台大心理系主任周泰立。(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年長者有一定的比例可能出現失智,但要注意的是,心臟血管疾病也與失智症有關。「主動脈瓣膜狹窄」是年長者常見的退化性疾病,隨著狹窄程度惡化,會影響腦部血液灌流,造成認知功能障礙;近年針對長者,可利用主動脈瓣膜置換的微創手術(TAVR)治療,傷口小也無須使用體外循環機,手術風險大減。

台大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年長者接受TAVR手術後,神經學、認知功能出現顯著改善,失智症患者比例更減少1成。證實年老的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透過微創TAVR術式,可顯著改善神經認知功能,該研究也被刊登在國際著名老年醫學期刊「老化(AGING-US)」。

台大醫院日前收治一名90歲年長者,患有失智症,到院時坐輪椅且伴隨腳水腫、喘的症狀,診斷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在經TAVR手術後,患者的認知功能出現明顯改善,走路很有精神、算術邏輯也變好,「變得非常會找錢,不會再找錯。」而該患者為台大心理系主任周泰立岳父,周說,岳父先是出現失智症狀後,再出現腳痠、走路會喘等情況,之前也曾先到別家醫院檢查為瓣膜狹窄,因而轉至台大進行手術改善,很感謝台大團隊協助,讓岳父情況轉好。

林茂欣說明主動脈瓣膜狹窄治療研究。(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林茂欣說明主動脈瓣膜狹窄治療研究。(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副教授林茂欣表示,因在臨床上發現越來越多的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在接受TAVR手術後,認知、神經學功能顯著改善,決定啟動研究。醫院心血管中心TAVR團隊於2015年到2020年,針對156位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病患進行追蹤,平均年齡82歲,分別在TAVR術前、術後3個月及1年安排神經認知功能測試;結果發現,整體病患在術後神經學(包含巴氏量表)及多項認知功能的測試均有顯著的進步,且進步均持續到術後1年。

林茂欣指出,研究中用巴氏量表、智力測驗MMSE等測試,術前156名患者中,有39.1%有失智症,但在術後重新測試,符合失智症定義的患者竟減少至27.7%,少了1成多。他也建議,民眾可多留意身邊長者,如發現有認知功能退化的情況,應留意是否罹患瓣膜性心臟病。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