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別忽視「累喘腫」全台近50萬人心衰竭未就醫 5年內恐死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趙庭興醫師表示,台灣心衰竭人數超過70萬人,但實際就醫用藥人數卻僅24萬人。(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趙庭興醫師表示,台灣心衰竭人數超過70萬人,但實際就醫用藥人數卻僅24萬人。(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趙庭興醫師表示,台灣心衰竭人數超過70萬人,但實際就醫用藥人數卻僅24萬人。(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別再輕忽「累喘腫」!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今(28)日指出,全台估計約有70萬人罹患心衰竭,但高達65%、即接近50萬患者未確診,主要是因為其中一類心衰竭常與其他疾病有共病症狀,較難診斷,嚴重時恐有死亡危機。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累、喘、腫症狀,就要到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

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趙庭興表示,全球現有逾6千萬人受心衰竭所苦,全球盛行率約1%至3%,亞洲盛行率與全球大致相似,依照全球盛行率推估,台灣心衰竭人數超過70萬人,但據衛福部2020年統計資料顯示,實際就醫用藥人數卻僅24萬人,三分之二的患者未被確診。

他說,心衰竭主要依據左心室射出分率(LVEF)可以分成三大類型,包括心臟收縮力不正常的心衰竭(HFrEF)、心臟收縮力略為受損的心衰竭(HFmrEF)以及心臟收縮力正常的心衰竭(HFpEF),佔比分別為5成、1成、4成,也就是收縮力不正常與正常兩者最常見。心臟收縮力不正常的心衰竭因心臟無力,且整體心臟擴大,進入心臟的血液無法完全被排出運送至身體,較易被發現;而收縮力正常的心衰竭,外觀雖未改變,但因肌肉變僵硬,左心室失去正常舒張的能力,導致左心室進入的血液量減少,連帶排出的血液量也少,由於進入、排出量接近,因此較難被診斷出來。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呼籲,一旦出現累、喘、腫症狀,就要到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呼籲,一旦出現累、喘、腫症狀,就要到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心臟基金會董事、亞東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表示,心衰竭是65歲以上人口最常見的住院原因,其中每3人就有1人會在住院後1年內死亡,每2人就有1人會在5年內死亡。不管是哪類心衰竭,症狀皆相同,包括累、喘、腫,與胸腔、腎臟及內分泌疾病相似,所以常延誤最佳就醫時間。

吳彥雯說,過去針對收縮力不正常的心衰竭已有藥物可醫治,但心臟收縮例正常的心衰竭過去不僅難確診,且根據2021歐洲心臟醫學會公布治療指引中,並無建議的治療方式,僅能緩解症狀。另,與收縮力不正常的心衰竭相比,收縮力正常的心衰竭病患以女性比例較高,其他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心房顫動與高血壓,許多疾病症狀相互干擾,建議只要出現累、喘、腫症狀應盡快就醫,進一步透過心臟超音波與抽血檢查,及早發現病況。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