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示意圖/Pixabay)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醫師劉中平表示,研究發現,雙手的握力能夠有效預測日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握力每下降5公斤,心血管死亡風險就增加17%。他建議,上班族可使用小啞鈴等訓練握力的器具,來保護心血管健康。此外,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能做越多伏地挺身的人,未來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就越低。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宇平診所院長劉中平在其臉書貼文表示,雙手的握力可以預測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會,例如握力每下降5公斤,心血管死亡風險就會增加17%。
握力能預測心血管功能 效果比量血壓更好
這是因為當血管硬化造成心臟健康狀態不佳,身體週邊的血管也會硬化,導致肌肉力量降低、握力減弱,因此,研究人員認為,比起量血壓,測握力的預測效果更好。
「伏地挺身」能護心臟 做越多者心臟病風險越低
與握力相關的運動「伏地挺身」極具保護心臟的功能。劉中平引述一篇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 )的研究指出,一項美國追蹤消防隊員長達10年的研究顯示,同樣接受體能訓練的消防隊員,能做越多伏地挺身的人,日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越能減少。
他並表示,想要練握力的上班族可每天手舉水瓶、小啞鈴等來訓練握力。不過因雙手血流量不如大腿,因此著重雙手運動者,握力運動的時間需要較長,「每天應至少30分鐘、每週3次,來訓練握力,以便獲得良好的心臟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