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葉克膜也難治!台大醫院引進新技術 完成全台首兩例難治複雜心病個案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年近90歲老先生利用新型暫時性機械式循環輔助系統完成手術(圖/台大醫院提供)

▲年近90歲老先生利用新型暫時性機械式循環輔助系統完成手術(圖/台大醫院提供)

國內邁入高齡社會,高齡且有心臟重症患者愈來愈多,而嚴重複雜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合併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心衰竭)患者,手術風險高。無法靠傳統的主動脈氣球幫浦和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維持患者的生命。台大醫院率先引進新型暫時性機械式循環輔助系統,可有效避免葉克膜的血液逆流與下肢缺血的併發症,成功讓兩例原本無法動手術的70與90歲老先生完成手術,創下全台首兩例紀錄。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慶昌說,傳統治療狹心症合併心衰竭患者,為採用心臟繞道手術,或利用主動脈瓣氣球幫浦及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的循環輔助系統置放心血管支架,但主動脈瓣氣球幫浦提供的血液循環較弱,無法提供足夠血流量,對重症高風險患者幫助有限。

黃慶昌說,葉克膜雖然可讓醫師在幫心臟手術時,也提供其他內臟足夠的血流量,但由於葉克膜的管路較粗,此外正常心臟的血流方向為從胸部、腹部、到腿部,但使用葉克膜則是得由下往上,血流的方向與心臟相反,與心臟運行方向對沖,長期下來會增加心臟左心室本身的負擔。因此過去如果是針對高齡且有嚴重複雜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合併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心衰竭)患者,有很高的手術風險。

台大醫院率先在心導管手術中,引進新型循環輔助系統,手術時由股動脈將導管逆行性經主動脈穿過主動脈瓣置入左心室,血液於左心室經機械幫浦驅動抽入導管內,再送至遠端主動脈根部的導管流出,以達成輔助心臓輸出目的。黃慶昌表示,由於患者的血流方向與正常生理狀況相同,可有效降低心臟負擔,複雜型患者可再進行心血管支架置放手術。

該院在上個月就成功利用新技術,成功完成全台首兩例採用新型暫時性機械式循環輔助系統,同時輔助高風險複雜心導管介入治療,手術時間約平均2.5小時。

70歲高先生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因活動後呼吸困難、急促,經檢查為左心室擴大,射出分率為35%,正常值為60至75%,且冠狀動脈血管攝影發現,左主幹及3條冠狀動脈高度鈣化合併高度狹窄,其中左迴旋支全閉塞。術前評估如果不接受治療,死亡率為2.3%,而死亡或重大併發症接近20%,但高先生不願進行外科繞道手術,經新型暫時性機械式循環輔助系統採用救回一命。高先生說,過去術前到住家附近的菜市場買菜,中間要停下休息3次,手術後都不用休息且身上無傷口。

另一位患者是90歲黃先生,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及第三期慢性腎病病史,在4個月內3次急性心衰竭物化住院,檢查為左心室擴大,射出分率為28%,且冠狀動脈血管攝影發現有3條血管病變。術前評估如果不接受治療,死亡率為17.2%,也成功以新型暫時性機械式循環輔助系統,完成治療。

黃慶昌表示,新型循環輔助系統目前國內、外取得適應症,包括高風險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循環支持、心導管介入治療術後、左心室收缩功能嚴重不全患者的循環支持,包括開心手術後、低心輸出量、急性心肌梗塞後的心因性休克及不停跳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中循環支持,目前手術費用約需3萬美金,但此兩名患者是採臨床試驗,台大並未收取費用,而國內目前在野與健保署申請納入健保給付中,也盼將來這項新技術,能造福更多國內的高齡、高風險心臟病患者。

加入 @setn 好友 #《奕起聊健康》健康知識報你知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