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相撲不是日本專利!宋朝「女子相撲」曾讓皇帝睡不著覺 司馬光卻禁止了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女子相撲讓嬌羞碧玉的女性得以展現姿態,深得宋朝皇帝喜歡,最後司馬光認為毀三觀嚴令禁止。(圖/翻攝自搜狐網)

▲女子相撲讓嬌羞碧玉的女性得以展現姿態,深得宋朝皇帝喜歡,最後司馬光認為毀三觀嚴令禁止。(圖/翻攝自搜狐網)

其實相撲最早的起源是來自於中國,當時稱為角觝,也叫角試;相傳在這項在戰國時代的傳統角力遊戲,秦漢隋唐均十分盛行,唐代長安又稱相撲,是宮廷、軍隊中的主要遊戲之一,甚至還出現了女子相撲,直到宋元以後,多稱為相撲、爭交。其方法為兩兩相當的壯士,裸袒相搏以爭勝負,類似於今之摔跤。唐代長安凡有會宴遊樂,多演角抵之戲,在清入關前,一向是華夏民族的一項健身兼娛樂的活動,但到了宋朝時,卻因司馬光的勸諫,讓皇帝禁止了這項流傳已久的運動,日後反倒在日本繼續發光發熱。

角觝一詞源于上古黃帝與蚩尤大戰時,根據梁任昉《述異記》記載,秦漢間説蚩尤氏耳如劍,頭有角,與軒轅鬭以角觝,人人不能向,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台上的演員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觝。漢造“角觝戲”蓋其遺製也”大家知道蚩尤是戰神,而且角觝是戰爭中的進行方式與訓練方式,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戰爭暫時平息,故這種尚武的活動改變為一種娛樂,但仍能體現華夏民族的尚武精神,這種精神一直延續到前清。

當時女子相撲的伴隨男子相撲而生的,這其中表現一種花木蘭精神,雖然是一種娛戲,也反映了巾幗不讓鬚眉的內在感覺,史料對於最早的女子相撲記載是《三國志•吳書五•妃嬪傳第五》,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曰:孫皓“使尚方以金作華燧、步搖、假髻以千數”這些首飾被宮女們戴上,昏君孫皓“令宮人著以相撲,朝成夕敗,輒出更作,工匠因緣偷盜,府藏為空。”顯然三國吳時代的這種女子相朴尚只限于宮庭裡的僅供王者娛樂的娛戲,而到了宋朝,才進入民間社會的場景中。

不過當這項運動傳到宋朝時,女子相撲成為暖場表演,主要功用是活躍氣氛,吸引觀眾聚集,真正的壓軸是男子相撲,但是有一天宋朝皇帝與民同樂時,看到女子相撲大為興奮,進行了打賞,當時女子相撲同樣可以在社會上流行並不僅是一種喜好,恐怕因此對於人體的直觀,有了直接的參照物件,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女子隱在閨房而讓人們無法欣賞到美妙的人體。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被蘇軾罵成司馬牛的偽道學者司馬光,大為不滿,利用其相權,勸諫皇帝取消了這一民間娛樂,這樣女子相撲再也不能通行社會,而男子相撲,到清朝也消逝了。倒是在日本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文化,甚至連女子相撲還成了國粹。

加入 @setn 好友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94要賺錢 贏家方程式】台股下周能夠反攻嗎?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傅崐萁率藍委訪中 行前記者會
熱銷商品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