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忽乾忽濕!春「癢」抓不停 中醫師提解方:地雷飲食、NG產品先別碰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中醫師唐佑任表示,搔癢感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建議不要隨意塗藥,應尋求醫師診療,對症下藥。(圖/台中榮總灣橋分院提供)

▲中醫師唐佑任表示,搔癢感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建議不要隨意塗藥,應尋求醫師診療,對症下藥。(圖/台中榮總灣橋分院提供)

冬季人體的氣血運行趨緩,人們容易因陰血不足而產生皮膚搔癢,因此有所謂的「冬季癢」;到了春天,氣溫忽高忽低,開始變得溫暖潮濕,皮膚起疹、搔癢的病號也會變多。中醫師建議民眾勿任意買藥來塗,應試著找出可能的致癢因子,才能對症下藥。

上班族小雄(化名)連假過後回公司上班,處理排山倒海的工作,在一個忙碌的下午,他突然發現脖子、手臂及身體癢了起來,仔細一看皮膚冒出許多大小不一、塊狀浮起的紅疹,塗了同事給的止癢藥膏沒有起色,甚至開始有刺痛感,不停搔抓嚴重影響工作及心情。

小雄趕緊前往台中榮總灣橋分院傳統醫學科求診,經主治醫師唐佑任辯證,小雄身上各部位浮腫、微紅且略微偏白的塊狀紅疹,應是近日工作壓力大引起急性蕁麻疹(風疹)發作。

唐佑任先在曲池穴、血海穴針灸,並開立清除體內風毒、袪濕清熱的中藥,並叮囑小雄返家持續進行穴道按摩,同時避免洗澡水過熱。小雄依照醫囑服藥、按摩並放鬆休息,蕁麻疹及痛癢感總算漸漸消除。

春天溫濕度變化劇烈,若本身生活壓力大,飲食又沒節制,皮膚便容易發炎、起疹。(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

▲春天溫濕度變化劇烈,若本身生活壓力大,飲食又沒節制,皮膚便容易發炎、起疹。(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

唐佑任表示,台灣氣候大多悶熱潮濕,春季天氣變化劇烈,加上現代人壓力大,皮膚容易起疹,搔癢感就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一味擦藥止癢,恐治標不治本,建議先觀察日常各種致癢因子,才能有效預防及治療。

唐佑任提到,致癢原因大致可分為「外在接觸」、「內在體質」及「疾病引發」,例如皮膚長期處於潮濕狀態,春夏易引發汗皰疹,洗澡用過熱的水則易造成乾癢,這些都屬於外在接觸;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懷孕體質變化或食物、藥物過敏造成的皮膚癢,則是「內在體質」導致;另外也有因黴菌、疥蟲感染(疥瘡)、尿毒症、糖尿病、膽道阻塞、寄生蟲等「疾病因子」。原因不同,診療方式也不同。

臨床常見急、慢性濕疹或過敏性皮膚炎造成的癢疹,西醫多使用抗組織胺藥物、皮質類固醇(注射)或類固醇藥膏來壓制癢感,中醫則採正本清源方式,內服清熱濕毒方及及解毒清肝方,來清除體內風熱,利濕解毒,並藉養血潤燥,強化肝臟功能降低癢感,加速傷口癒合。

針對過敏性皮膚炎,中醫會用荊防敗毒方、解毒清肝方,並加服調中益膚方,加入人參、防風、蒲公英等藥材,不但可清除體內濕熱,也能強肝固脾,改善體質避免復發。

另外,春春痘(面皰)有時也會造成皮膚紅癢,憂慮失眠、操勞過度、女性月經不順、青春期荷爾蒙失調、辛辣油膩等刺激食物也會使得體內毒火熾盛,此時中醫會用降火涼血方配合清上敗毒方,個別化論證青春痘的病因,採取完整治療,以避免留下傷口及痘疤。

唐佑任從中醫觀點提醒,當皮膚有癢疹,飲食應以天然食物為主,少吃人工合成物,改吃淡水魚、新鮮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並攝取足量的蔬菜幫助肌膚修復;烹調方式以蒸煮取代炒炸或燒烤,留意高糖油鹽可能導致皮膚症狀惡化。

另外,若懷疑對食物過敏,建議先停食海鮮,特別是有殼類(蝦、蟹)及深海魚(鮭魚、鱸魚、鯧魚及白帶魚等),也建議停吃堅果,特別是花生及麻油,避免上火。同時應避免食用芒果、奇異果、榴槤、草莓等易引發過敏的水果。

平時不要用高溫水或強效清潔用品洗澡,避免刺激皮膚,特別是皮膚敏感的人最好不要使用含有香精、防腐劑或過酸過鹼的產品;春夏季節變換期要注意防曬,經常曝曬易使皮膚受到刺激而產生病變。最後,保持生活規律,避免熬夜及菸酒,也可強健體質,減少肌膚搔癢及出疹。

加入 @setn 好友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