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獨家/點石鍋拌飯外送 民眾打開驚呼「像廚餘」!業者澄清:鍋巴是精髓

評論

這篇文章報導了一個民眾在外送餐點中發現與菜單上不同的內容,並以扮演新聞專家角色的身分進行評論。 這篇文章提到有民眾點外送的韓式拌飯,但打開餐盒後卻發現與菜單上的照片完全不同。原本菜單上顯示的是一道擺盤漂亮、有各種配料的石鍋拌飯,然而餐盒裡只有類似蛋炒飯的飯粒和少數的玉米,讓民眾感到不滿。店家解釋他們在外帶時會先幫客人混合配料,並特別製作出加在餐盒上的鍋巴,以讓客人在外帶時能夠吃到真正的韓式石鍋拌飯。然而,這樣的裝盤方式似乎讓第一次外帶的民眾難以接受。 消費者抱怨認為店家送錯了餐點,甚至一度懷疑是運送過程出了問題。他們指出收到的餐點和外送平台上的照片相比差距甚大,有人還形容這道料理像是剩飯或廚餘。實際求證店家後,記者隨著廚房人員一起觀察到烹煮石鍋拌飯的過程,發現配料和照片上完全一樣。廚房人員解釋這是他們在外帶時的作業程序。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以報導一名民眾對外送餐點不滿的情況為主,並引述了不滿的民眾說詞和其他民眾的回應。作者在報導過程中刻意強調了差距和不合理之處,並以對話方式呈現了店家的解釋及實際求證情況。然而,文章的立場較為偏向消費者,未充分呈現店家的解釋和作業程序,造成了對店家的不公平印象。建議未來報導時應更加客觀全面,兩方故事都應有機會被呈現。

這篇文章報導了一個民眾在外送餐點中發現與菜單上不同的內容,並以扮演新聞專家角色的身分進行評論。 這篇文章提到有民眾點外送的韓式拌飯,但打開餐盒後卻發現與菜單上的照片完全不同。原本菜單上顯示的是一道擺盤漂亮、有各種配料的石鍋拌飯,然而餐盒裡只有類似蛋炒飯的飯粒和少數的玉米,讓民眾感到不滿。店家解釋他們在外帶時會先幫客人混合配料,並特別製作出加在餐盒上的鍋巴,以讓客人在外帶時能夠吃到真正的韓式石鍋拌飯。然而,這樣的裝盤方式似乎讓第一次外帶的民眾難以接受。 消費者抱怨認為店家送錯了餐點,甚至一度懷疑是運送過程出了問題。他們指出收到的餐點和外送平台上的照片相比差距甚大,有人還形容這道料理像是剩飯或廚餘。實際求證店家後,記者隨著廚房人員一起觀察到烹煮石鍋拌飯的過程,發現配料和照片上完全一樣。廚房人員解釋這是他們在外帶時的作業程序。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以報導一名民眾對外送餐點不滿的情況為主,並引述了不滿的民眾說詞和其他民眾的回應。作者在報導過程中刻意強調了差距和不合理之處,並以對話方式呈現了店家的解釋及實際求證情況。然而,文章的立場較為偏向消費者,未充分呈現店家的解釋和作業程序,造成了對店家的不公平印象。建議未來報導時應更加客觀全面,兩方故事都應有機會被呈現。

問答

Q1: 民眾對於外送韓式拌飯最大的疑慮是什麼? a. 食材新鮮度問題 b. 食物包裝不符合菜單照片 c. 配料沒有拌勻 d. 餐點送錯 正確解答:b. 食物包裝不符合菜單照片 Q2: 店家為何會將已經烹煮好的韓式拌飯再炒炒後裝盒? a. 炒炒可以保持飯粒蓬鬆口感 b. 炒炒可以使配料更均勻 c. 炒炒可以讓鍋巴變得脆香 d. 以上皆是 正確解答:d. 以上皆是 Q3: 民眾對於店家的解釋,大多認為外帶的韓式拌飯看起來像什麼? a. 廚餘 b. 剩飯 c. 便當 d. 餐點送錯 正確解答:c. 便當

Q1: 民眾對於外送韓式拌飯最大的疑慮是什麼? a. 食材新鮮度問題 b. 食物包裝不符合菜單照片 c. 配料沒有拌勻 d. 餐點送錯 正確解答:b. 食物包裝不符合菜單照片 Q2: 店家為何會將已經烹煮好的韓式拌飯再炒炒後裝盒? a. 炒炒可以保持飯粒蓬鬆口感 b. 炒炒可以使配料更均勻 c. 炒炒可以讓鍋巴變得脆香 d. 以上皆是 正確解答:d. 以上皆是 Q3: 民眾對於店家的解釋,大多認為外帶的韓式拌飯看起來像什麼? a. 廚餘 b. 剩飯 c. 便當 d. 餐點送錯 正確解答:c. 便當

記者洪淑珠、連冠智、朱怡蓉/高雄報導

有民眾叫外送「韓式拌飯」,打開卻發現簡直像廚餘

▲有民眾叫外送「韓式拌飯」,打開卻發現簡直像廚餘。

有民眾叫外送「韓式拌飯」,打開餐盒看到跟菜單上截然不同的內容。菜單的照片圓鍋中有紅蘿蔔絲、小黃瓜、玉米和豆芽菜,正中央還有顆蛋加上韓式醬汁,但民眾外送餐盒中只有像蛋炒飯色澤的飯粒加上幾顆玉米,簡直像廚餘!詢問店家才發現,他們先幫客人「拌過」,配料還特別製造出「鍋巴」蓋上去,如此一來外帶才能吃到正宗韓式石鍋拌飯,但是裝盤的方式,讓第一次外帶的民眾,似乎難以接受。

透過外送員拿到預定的石鍋拌飯,一打開,略顯焦黃的飯粒上面有幾根黃豆芽,醬汁疑似沒拌均勻,還有一點點紅蘿蔔絲,點餐的民眾看了難以置信,直覺店家送錯餐點,這不是石鍋拌飯。

投訴民眾:「韓式拌飯它應該是飯在底下,然後上面有很多的食材,結果一收到的時候,蓋子一打開我們就想說,這是怎麼回事?有點是收到廚餘那種感覺,感覺很像是剩飯」。

民眾將拿到的餐點對照外送平台的餐點照片,直呼天差地遠

▲民眾將拿到的餐點對照外送平台的餐點照片,直呼天差地遠。

秀出外送平台看到的餐點照片,再對照自己拿的餐點,消費者說真的是天差地遠,一度懷疑是運送過程出問題,其他民眾乍看還真的猜不出眼前的料理到底是什麼。

其他民眾:「就是像,像廚餘嗎?唉呦,這好像不能吃了」。

其他民眾:「便當,對,吃剩的便當」。

實際求證店家,老闆大方帶著鏡頭來到廚房,開始料理石鍋拌飯,看看鍋中舖上紅蘿蔔絲,還有玉米和黃豆芽,主菜肉品就在旁邊,中間還有一顆蛋,配色就和照片一模一樣。

記者:「這動作就是外帶嗎」?

廚房人員:「對,外帶」。

原本以為眼前料理已經烹煮好,可以送進餐盒,但業者堅持還要做個最重要的動作。

廚房人員:「還沒啊,還沒有鍋巴」。

餐廳業者:「如果沒有鍋巴的話,你就失去吃石鍋拌飯這個意思」。

業者會先把所有食材拌過,再舖鍋巴

▲業者會先把所有食材拌過,再舖鍋巴。

原來業者認為石鍋拌飯的精髓在鍋巴,為了讓外帶消費者可以吃到焦焦脆脆的鍋巴,業者先把所有食材拌過,再舖鍋巴,結果就會出現消費者看了難以置信的裝盤。

其他民眾:「仔細看才看出來喔,那個上面有一點鍋巴這樣」。

業者堅持食物精髓的出發點,第一次點餐的消費者還真的難以察覺,難道不能美味又美觀嗎?下次出餐前是否要考慮另外的作法。

三立新聞台 加入 @setn 好友 #三立獨家 Exclusive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