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中國將放寬補教業?民間有誤讀盼望恐落空

中國經濟低迷之際,一些自媒體近來解讀2月份官方發布的條例是要放寬補教業。但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表示,這是對政策的誤讀,仍會執行中央「雙減」精神,不審批新的學科補教機構。

中國補教業因2021年發布的「雙減政策」而受到經濟打壓。(示意圖/中央社)

▲中國補教業因2021年發布的「雙減政策」而受到經濟打壓。(示意圖/中央社)

春節前夕,中國教育部官網發布「校外培訓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有些社群媒體開始自行解釋部分條文,指行業監管即將適度開放,畢竟經濟承壓,打擊教培(補教)業影響就業,而且也無法杜絕學生補習的需求。

根據北京青年報,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與教育部相關司局在2月下旬進行了專題溝通,並發表聲明「闢謠」。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表示,上述條例旨在推動依法管理校外培訓,既非「收緊」也非「放開」。對於學科類機構仍執行中央「雙減」精神,不審批新的機構,督促現有機構依法經營,防止泛濫並製造教育焦慮。

協會指出,對於非學科類機構,各地可依規審批新的機構,加強日常監管,推動合理定價,使之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導致整個中國補教業由盛而衰的關鍵,是2021年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通稱「雙減」文件)。此後學科補教市場巨變,相關企業或停業、或轉向非學科培訓及直播電商等其他領域發展。

根據財新網,上述意見推出的同時,官方也正式啟動條例起草工作。中國國務院2022年立法工作計畫明確提出「推動校外培訓監管立法」。經歷2年時間,上述管理條例日前發布並向社會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4年3月8日。這也是校外培訓領域在國家層面首次立法,官方稱旨在為校外培訓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

這一條例對「校外培訓」的概念作出界定:學校教育體系外面向社會開展,以中小學生和3至6歲學齡前兒童為對象,以提高學業水準或者培養興趣特長等為主要目的,有組織或系統性的教育培訓活動。

報導引述接近中國教育部的專家分析,總體上,這份意見稿的相關規定沒有超越先前的「雙減」文件,方向上沒有「放寬」或「收緊」趨向,而是將中央「雙減」精神上升到法治層面。

此外,這份意見稿在具體表述中更加周密,並為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進行了適當「留白」。考量立法成本和周期,條文規範「宜粗不宜細」,「留白」能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留出空間,但不意味著現在會有所放鬆。(中央社上海3日電)

中央社 加入 @setn 好友

【94要賺錢 贏家方程式】利率決策會議後台股變盤?
大數據推薦
【SETN12小時新聞現場 #直播中LIVE】每周一至周五早上10:00至晚間22:00
熱銷商品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