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蘋果「全球市值王」寶座得靠iPhone 16!3億支換機潮引爆12兆商機

  • 本文為「名家專欄」授權文章及圖片,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台立場
  • 按此投稿

文/今周刊編輯團隊/今周刊

蘋果執行長庫克在台北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站在總部的彩虹拱門前,宣布蘋果正式觸擊生成式AI新時代,「Apple Intelligence,強大的全新個人智慧系統,將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而iPhone16(以下稱i16),是蘋果首款為AI而生的手機。」

市場樂觀派計算,全球有3億支蘋果手機超過4年未更新,以平均每支4萬元換算,意味著12兆元的換機商機。然而,蘋果推出首款AI手機,著眼的不僅是眼前的換機潮。

庫克宣告,i16啟用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得以生成文字、摘要內容、生成圖片、優化影像,更重要的是具備「跨App執行的操作能力」,例如,可以口語下達指令,「把周六烤肉的照片,傳訊給艾瑞卡」,即可自動完成;或拍攝一張音樂會海報,就可叫Siri辨識海報內容,將訊息建置在日曆。

預計Apple Intelligence將於10月上線,僅限美國、英語使用,其後陸續開放英語國家,華語中文預計明年上線。

i16對蘋果來說,不僅是首款支持生成式AI的手機,更是蘋果守住「全球市值王」的關鍵機種。

iPhone自2007年問世,引領智慧型手機浪潮17年,在2018年8月成為首個市值破兆美元的企業,但這位屢破新高的市值王,卻遭遇「AI亂流」。

2020年9月,市值排名第2的「宿敵」微軟結盟OpenAI,取得ChatGPT獨家授權,進而融合生成式AI推進Copilot應用,導入其文書相關的生產力軟體套件,帶動微軟在今年1月市值一舉超越蘋果,搶下暌違已久的世界第一。

緊接著「新秀」輝達揮灑AI大刀,一路長驅直入,6月股價衝破1224美元,市值突破3兆美元,將蘋果難堪地擠到第3位置。眼見生成式AI避無可避,蘋果終於今年6月宣布推出Apple Intelligence,並開始與OpenAI合作。

若將眼光放遠,蘋果AI手機最終搶奪的是AI產業話語權。

蘋果擁有強大的生態圈,是其最大利基。投資機構韋德布希(Wedbush)預測,i16問世之後半年到1年,消費者有望目睹成千上百款生成式AI的App釋出,並可望每年為蘋果帶進服務收入,增添百億美元營收。生態圈的AI升級,讓蘋果有機會長出甜美的果實。

「其實,這一次產業關注的是商業模式。」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觀察,蘋果在發表會上,把OpenAI的影響力壓得很小,因為事實上AI模型對雲端服務至關重要,但對手機來說,現在並沒有那麼重要,手機裡只需要小模型,便利就好。

熟悉平台經濟的他分析,「從商業視角來看,擁有『通路』的才是莊家,收得到錢的是賣iPhone的蘋果,預載什麼服務就是蘋果說了算,就像iPhone預載Google搜尋服務,Google因此賺到了廣告費,就得每年付200億美元給蘋果。」

簡立峰表示,AI這一局,看來是重返古老的從前,讓消費者從付錢購買硬體,硬體公司買軟體服務,整條產業有向前的能量,倘若消費者願意購買i16作為AI工具,i16就成為AI產業的首個終端消費者出海口。

「我認為產業鏈裡的大家,其實都默許且希望蘋果iPhone來當救世主。」簡立峰直言。畢竟,蘋果的加入,對巨額投資OpenAI的微軟有利,可拉AI PC一起前進;也能刺激Google旗下Android手機發展。

在i16推出後,現在萬眾矚目看的都是iPhone能否成功引導消費者為AI買單,完成AI產業最重要、也最艱難的商業模式。

(閱讀全文…https://bit.ly/4gkTJdt)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47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不到2年存股520張00878、141張00919...ETF怎麼買才能賺到錢?達人穩贏「2關鍵」:別為了少配幾塊就變心
https://bit.ly/3zmPhKD

比00878、00929還抗跌!這檔含息報酬20%打敗大盤,被讚CP值高…5檔高息ETF馬力超強
https://bit.ly/3XjWhQG

「黑悟空」全球暴紅但待遇差、工時長 為何員工拒絕跳槽?各遊戲大廠挖角高薪也挖不動
https://bit.ly/3MHigw4

台積電美國廠/她在沙漠城市以台灣小吃創業,2年開2間店、20名員工:我不只是台積太太
https://bit.ly/3MEEqyQ

想樹葬、不立碑,72歲吳念真從父母過世看透生命…不麻煩兒子,預立醫療決定,「不要讓下一代有負擔」
https://bit.ly/47l0EPM

#蘋果新品懶人包
推薦專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