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智忠、何正鳳/高雄報導
過去討論高雄要興建第二座國際機場,地點大多講得是南星計畫區,有議員在總質詢提出,南星離小港太近、功能重疊,彌陀魚塭多、土地取得成本相對低,而且距離台南近,有利半導體產業運輸,應該是更好的地點。不過,市長陳其邁回應,彌陀距離岡山空軍機場近,會有空域重疊問題,南星若完成,小港會慢慢退場。

小港國際機場有宵禁,無法全天候起降,高雄需要第二座國際機場,地點大多瞄準南星計畫區,有議員在質詢時持反對意見。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方信淵:「彌陀區它的土地成本,相對比我們南星計畫還低,因為它是屬於都是魚塭地,南星計畫離小港機場有點太近了,所以功能性有點重疊性太高了,就像台北一樣,松山機場跟桃園機場,相對它有一段的距離,所以它的功能性相對比較好一點。」

拿松山機場和桃園機場做例子,認為高雄第二座國際機場選南星,還不如蓋在彌陀,一來可以促進北高雄的發展,二來彌陀距離南科更近,對產業發展有加乘效果。
高雄市長陳其邁:「彌陀主要,它最主要的一個問題,旁邊有一個岡山空軍基地,所以飛機在起降降落的時候,它的空域,飛機在飛的時候,空域有重疊。」

高雄第二座國際機場如果將來真的選定南星計畫區,那小港機場就會慢慢退場,陳其邁還說,南科的產值已經超過竹科,高雄、屏東半導體聚落逐漸成形,未來5到10年內,航空的貨運需求大增,小港機場肯定不敷使用,現在只能夠督促中央相關單位,趕快針對各個可能的地點進行專業評估,別讓新機場空有討論,卻始終沒有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