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鄭羽芳/綜合報導
新聞摘要
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軍事行動被批評違反國際人道主義,歐盟終於出聲譴責並採取行動,宣布將正式審查與以色列有關的合作協定。原先長期支持以色列的國家,此刻態度也正在轉變,因為以色列正準備實施由美國支持的計劃,將加薩居民遷移到南部的聚集地。對此,以色列認為歐盟的做法將可能助長哈瑪斯(Hamas)勢力崛起。以色列面臨歐盟制裁,美國則被議員指責沒有向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施壓。

▲納坦雅胡19日還誓言要「掌控」加薩走廊。(圖/翻攝自翻攝納坦雅胡官方X)
譴責以色列:歐盟將審查與以色列合作協定
以色列過去封鎖加薩地區,阻止救援與糧食物資進入,已經造成當地爆發飢荒;此外,以軍也將空襲目標鎖定醫院、帳篷等設施,導致大量平民死傷。儘管國際社會不斷施壓,要求以色列停止軍事行動並允許援助物資暢通無阻,但以色列軍隊仍繼續轟炸加薩一帶。為了反制以色列違反人道的行動,歐盟國家終於採取行動。《華盛頓郵報》20日報導,英國宣布暫停與以色列的貿易談判,並召見其大使,抗議以色列在加薩地帶的「惡劣政策」;歐盟也宣布將正式審查與以色列的合作協定。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Kaja Kallas)在記者會上表示,大多數歐盟外交部長都支持重新檢視該協議的內容,包含國際人權法相關條款,使「以色列不再封鎖人道援助(進入加薩)」。
以色列態度:歐盟誤解以色列處境
以色列官員譴責歐洲對他們施加的壓力。外交部發言人馬莫斯坦(Oren Marmorstein)表示,此舉反映出歐盟「完全誤解以色列面臨的複雜現況」,並在自己的 X 上警告:「在忽視現實的情況下批評以色列,將會鞏固並鼓勵哈馬斯堅持自己的立場。」
以色列政府表示,之所以採取嚴厲的措施,是為了向哈馬斯施壓,要求釋放自2023年10月被綁架至今的人質。以色列政府在《華盛頓郵報》當中提到,這些攻擊造成近1200人死亡,其中包括約300名士兵,另有250多人被劫持為人質。
美國態度?國內批川普政府不作為
原先長期支持以色列的國家,此刻態度正在轉變,因為以色列正準備實施由美國支持的計劃,將加薩居民遷移到南部的聚集地,由以色列軍方和美國安全承包商配送物資,並嚴格管制食品輸送。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0日出席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聽證會時,被議員批評川普政府未向以色列施壓。(圖/翻攝自盧比歐官方X)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0日出席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聽證會時,在會議上面臨議員質詢,議員指責川普領導的政府沒有向以色列施壓。
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詢問盧比歐是否向納坦雅胡傳達美國反對「以色列拒絕提供食物,鼓勵巴勒斯坦人移民」的策略。盧比歐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政府很高興現在物資能夠運進加薩,僅承認糧食數量可能仍不足。
以哈衝突目前近況:停火希望越趨渺茫
據報導,哈馬斯要求永久停火,並要求以色列撤軍;以色列則希望能夠保有軍隊,在必要時得以戰鬥,還要求哈馬斯無條件釋放剩餘的58名人質。雙方意見歧異,納坦雅胡20日表示,他將撤出以色列高級談判小組,不再與哈馬斯在卡達(Qatar)的間接談判,此舉使得停火的希望變得越來越渺茫。
以色列指責哈馬斯造成目前的僵局。以國軍隊參謀總長扎米爾(Eyal Zamir)表示:「我們將擴大地面行動,佔領更多領土,摧毀恐怖基礎設施,直到哈馬斯被擊敗。」
歐盟譴責的後續:施壓程度存在歧異
雖然歐盟已經向以色列發出嚴厲譴責,但目前尚不清楚其影響力。 歐盟是以色列最大的貿易夥伴,歐盟若要真正暫停與以色列的合作關係,需要經過歐盟內部成員一致同意。不過,對於該多大程度向以色列施壓,歐盟內部尚未有共識,例如包括德國在內的以色列支持者,就對此行動興趣缺缺。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