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過期是否還能用讓外界好奇。(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國內新冠疫情近期快速升溫,已連七週上升。部分民眾跑多家藥局買不到快篩試劑,若手邊有過期快篩試劑能否「先用來應急?」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今(27)日解答,根據臨床觀察,染疫者使用快篩試劑驗出陽性比率很高,但也必須注意過期快篩出現偽陰性的機率較高,如有相關症狀,此時即使是陰性,也不能掉以輕心。
疾管署今日公布,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人次大爆發,已衝破4萬大關,較前一週增加113%,已經連續7週上升,且已經高於去年同期;且上週新冠併發重症新增102例、死亡新增19例,均為今年單週新高。
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上升,第21週(5/18-5/24)新冠門急診就診計41,402人次,較前一週上升,且高於2024年第21週23,555人次;5/20-5/26新增102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19例本土病例死亡;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432例,其中66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近9成。

▲羅一鈞(左)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染疫者使用快篩試劑驗出陽性比率很高,但也需注意過期快篩出現偽陰性的機率較高。(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媒體詢問,有民眾好奇家中放不少快篩過期了,是否還能使用?羅一鈞表示,以官方立場,很難呼籲民眾使用過期快篩,但根據臨床藥師第一線觀察,如果出現新冠典型症狀,就算使用過期的快篩試劑,檢驗後呈現「兩條線」(陽性)的比率還是很多,也是醫師採認可參考開藥的依據。不過他也提醒,若檢驗出「陰性」,就必須再評估,因為較可能出現「偽陰性」。
他進一步解釋,國內對快篩試劑保存期限把關較為嚴格、生產後一年半至兩年就是屆效,而美國等部分國家已展延到2、3年。因此若拿著快篩結果去就醫,第一線醫師也會評估。但要注意的是,快篩上的「控制線(C線)」是否有顯示出來,如果沒出現,就表示該快篩已經失效。
食藥署表示,因應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升溫,食藥署已請新冠快篩試劑許可證業者,依疾管署預估國內快篩試劑需求量來擴大產能,目前根據業者提出生產規劃,自本週起家用新冠快篩試劑每周產量可達到疾管署預估需求量之2倍以上。食藥署除持續監控視疫情變化請業者滾動式調整產能,亦於食藥署官網設置「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檢驗試劑供應資訊專區」,公布國內販售家用新冠快篩試劑通路連結資訊,供各界查詢,滿足國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