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今午後炸雷雨!首颱「蝴蝶」生成有變數 專家示警:這3天小心了

生活中心/黃韻璇報導

南海擾動接手。(圖/翻攝自林老師氣象站臉書)

▲南海擾動接手。(圖/翻攝自林老師氣象站臉書)

今(8)日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氣象署提醒,午後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清晨至上午中南部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明(9)日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午後西半部地區及東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中南部地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清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亦有零星短暫陣雨。至於熱帶擾動的發展情況,氣象專家表示,目前不確定仍大,但也提醒「6/12至6/14」三天,台灣地區降雨轉趨顯著且集中。

未來一週天氣狀況如何?氣象專家吳德榮則在「洩天機教室」專欄中提到,明日至週三(9至11日)台灣在暖氣團內,各地晴時多雲,天氣熱如夏;大氣不穩定,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擴及部分鄰近平地;週二、三東半部因水氣增多,轉有局部陣雨。

吳德榮透露,週四至週六(12至14日)熱帶擾動外圍水氣移入,有帶來劇烈降雨的潛勢,氣溫略降。下週日至週二(15至17日)各地轉晴時多雲,天氣熱如夏;但大氣仍不穩定,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清晨至上午、迎風面西南部亦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

至於熱帶擾動發展狀況、何時成颱風?吳德榮指出,最新各國模式模擬顯示,本週菲律賓東、西方海面皆有熱帶擾動發展的跡象,但已有大幅調整;原模擬掠過東北部海面的擾動,發展的機率降低;南海的擾動、歐洲(ECMWF)模擬發展緩慢,美國(GFS)模擬則發展快速,其未來動向的模擬亦有差異,對台灣構成的威脅、兩者大不相同。由於各國模式皆在大幅調整中,「不確定性」太大,過多的臆測、也是枉然。

氣象專家林得恩則在粉專「林老師氣象站」中指出,根據歐洲ECMWF今晨最新數值模式模擬顯示,在南海至菲島附近海域這一大片季風低壓槽內,擾動爭相吸收能量、爭取資源、壯大自己,而模式預估南海擾動後續亦將整併原先的92W,不管它最終會不會再增強為颱風,但它在南海停留的時間非常久(10日至14日),並擔任提供充沛水氣的角色;這也會導致台灣地區降雨轉趨顯著且集中,特別是在6/12至6/14這段期間。

天氣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則表示,目前低壓整合進度緩慢,兩個系統目前都還呈現一片散沙的狀態,大低壓帶整合並不容易。未來的走向,是北上、靠近台灣、還是前進南海,都要看整合結果以及太平洋高壓的勢力強弱來決定。粉專直言「變數實在太多,現在說什麼都還太早。稍安勿躁,再等2~3天就會比較明朗了!」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