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國軍待遇與人力短缺問題近來備受關注。民進黨立委林岱樺10日受訪時語氣堅定地指出:「國軍不是不夠努力,而是長年在精簡人力的架構下被壓得喘不過氣。我們要對官兵負責,不能天真地以為『加薪』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林岱樺回顧指出,自馬政府時期推動「精實案」、「精進案」及「精粹案」以來,國軍兵力從高峰的60萬人一路裁減至目前僅剩20萬出頭,主戰部隊的常備兵力甚至一度壓低至17萬人以下。她直言:「兵力不足、任務不減,這些年來,是官兵用命在撐,是拿生命在填補制度的空缺。」

▲力挺國軍!林岱樺:只加薪不補人是不負責任的國防政策。
根據國防部資料顯示,台灣志願役人力自2021年的16.4萬人下滑至2024年的15.2萬人,主戰單位的「編現比」普遍低於80%,遠低於國際建軍標準。林岱樺強調:「我們不能把對國防的期待,變成壓在基層官兵身上的負擔。」
針對2025年度的國防預算雖將提高至6470億元,占GDP約2.45%,林岱樺表示肯定,但也提出質疑與提醒:「預算增加是必要的,但更關鍵的是——這筆錢要怎麼用?是否真正用來改善人力結構、提升訓練品質,而不是淪為數字遊戲?」她強調,國防改革必須從根本著手——人力該補就補、制度該調就調、薪資該加當然也要加,但施政的優先順序絕對不能顛倒。「國軍的士氣,不只是來自薪資數字,而是來自社會的理解、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國家的誠意與承諾。」
林岱樺最後語重心長地說:「我尊敬每一位穿上軍服、守護家園的弟兄姊妹。正因如此,我不能沉默。全民國防不是官兵獨撐的責任,而是全體國人共同肩負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