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黃致堯報導

▲泡麵是許多台灣人宵夜、加班的即食首選,但若保存不當、錯誤處理,反而可能導致味道變質或環境堵塞。(圖/翻攝自Pixabay)
深夜加班回家,肚子餓得咕嚕叫,一碗熱呼呼的泡麵成了不少上班族最即時的慰藉。不用開火、不用備料,只要熱水一沖,三分鐘就能吃到鹹香滿足的熟悉味道。這樣的便利美食,幾乎是台灣家庭、學生宿舍、辦公室抽屜裡的必備品。然而,日本專業廚師就提醒大家,要注意存放泡麵的位置,甚至吃完泡麵後的處理也很重要。
根據《Yahoo JAPAN》報導,來自日本的專業廚師Papuchan就提醒消費者別因一時方便而忽略正確保存與處理方式,否則不僅影響風味,還可能帶來衛生與環境問題。
首先,泡麵應避免存放於陽光直射或高溫處。雖然泡麵標榜耐久保存,但長時間曝曬會導致麵體變質、湯粉氧化,影響味道。Papuchan指出,湯粉中的油脂若受高溫影響易變味,建議應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地方。
Papuchan更指出,泡麵也不應與味道強烈的物品一同存放,例如除臭劑、洗衣精或化妝品。由於泡麵容器容易吸附氣味,若長期與這些物品放在一起,可能影響原始風味,吃起來變得怪異。
第三個錯誤是許多人習慣將吃剩的湯直接倒進水槽。Papuchan強調,泡麵湯含大量油脂與鹽分,倒入排水管容易導致油脂積聚、硬化,久而久之造成阻塞與惡臭。正確作法應是使用廚房紙巾或報紙吸附後丟入垃圾桶,較為環保且不會影響家中水管。
泡麵雖然便利,仍有不少細節值得注意。民眾若能避開保存與處理上的盲點,再加上創意升級吃法,不只吃得開心,更能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