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拿竹筍煮湯時,也許會碰上「吃起來很苦」的問題。(圖/資料照)
過去農糧署指出,每年5至10月是綠竹筍的採收期,如今採收期已至,不少人會去市場買份新鮮的來料理。近期有民眾分享「竹筍三層肉排骨湯」的食譜,除了肉方面用汆燙去雜質外,若擔心竹筍苦,則可以在煮湯時加入一小匙白米。農糧署方面,則提出竹筍帶殼煮,聞到筍香後冰鎮保鮮嫩的做法。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廚藝公社」分享,煮竹筍排骨湯的小撇步,處理食材方面,竹筍去殼切片、排骨則是冷水開始汆燙、水濁了就換水,若想放點三層肉加料,建議也汆燙一下,最後將竹筍片、排骨、三層肉放入鍋內,用冷水開始煮湯。該網友補充,如果怕竹筍苦,可以放入一小湯匙的白米一起煮。
關於竹筍的苦味,過去農糧署曾說明,每年5至10月是綠竹筍的採收期、6月和8月是產筍高峰期;而綠竹筍中的「綠」字,即冒出土壤見光後,筍尖端會變成綠色,該現象名為「出青」,出青產生草酸,為苦味的來源,建議挑選時盡量避免頂端帶青綠者。
若買到了「出青」的竹筍,除嘗試上述煮法去除苦味外,農糧署也分享,竹筍買回家後,連殼放入冷水、加蓋以中火燜煮,使熱度由外而內均勻提升,讓苦味排出,聞到筍香後即可關火。最後記得把竹筍泡入冰水降溫、冰鎮,保持鮮嫩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