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登山/摯友離世、多次失敗雙重打擊 阿果靠這找回初心、帶好友信念追夢

記者蔡厚瑄/台北報導

呂忠翰與已故登山專家張元植情同手足,兩人曾共同挑戰多座高山。(圖/翻攝自呂忠翰臉書)

▲呂忠翰與已故登山專家張元植情同手足,兩人曾共同挑戰多座高山。(圖/翻攝自呂忠翰臉書)

台灣極限登山家「阿果」呂忠翰於今年5月第五度挑戰世界第七高峰——海拔8167公尺的道拉吉里峰(Dhaulagiri),成功以無氧方式登頂,寫下個人生涯完攀第10座8千公尺高山的輝煌紀錄,這不僅是他個人生涯的重大里程碑,也是在歷經摯友張元植離世與多次失敗後,再次找回初心,他也希望能帶著摯友的信念,鼓勵年輕世代勇於冒險築夢。

呂忠翰自2013年展開8000公尺攀登計畫,至今已成功征服10座8000公尺級高峰。此次成功登頂道拉吉里,距他首次完成迦舒布魯II峰整整12年,亦是他第5度挑戰這座難度極高的山峰。

這次無氧登頂道拉吉里峰的成功,不僅是他個人意志的展現,更是團隊協作與堅定初心的結果,阿果指出,成功關鍵除了對當地環境和路徑的熟悉,更重要的是「人和」,因為在基地營,必須與來自各地的攀登者分工合作,從氣象分析、路線規劃到物資補給,缺一不可,團隊默契甚至比高山天氣更難預測,「到了攻頂階段,隊員是否有共同目標、能否一起前進,都取決於當下的溝通與判斷。」

此次攀登,他選擇無氧方式挑戰,面對風速高達每小時七、八十公里的惡劣天候,還經過高海拔著名地標「紅紫鞋」——象徵曾在此失足殞命者的紀念地。面對死亡的近距離接觸,呂忠翰並未逃避,而是學會與恐懼共處:「這是一種心理上的修煉,是冒險家的基本功。」

呂忠翰與已故登山專家張元植情同手足,兩人曾共同挑戰多座高山,並有著宏偉的夢想,然而張元植去年在法國山區意外墜落身亡,讓呂忠翰悲痛萬分,當時他曾在社群上寫下悼念文,感傷地表示「我想35歲又八個月的你沒有遺憾了,只剩下我的不捨悲痛,被抽走了部分靈魂。」他承諾,會帶著張元植「開啟大攀登時代」的想法與信念走下去,挑戰更多不設限於傳統或商業路線的探索。

談到最終成功無氧登頂道拉吉里峰的關鍵,阿果直言,是重新找回「為什麼要爬山」的初心,他坦言在歷經四度挑戰失敗與摯友張元植離世的雙重打擊後,他曾一度陷入低潮,直至年初到韓國進行冰攀訓練,收到一位前輩贈送的冰斧,讓他重新想起攀登的意義與初衷,因此決定帶著好友的信念再次挑戰,「元植好像一直都在,他會跟我一起走下去,這是我很重要的動力。」

台灣登山好手呂忠翰分享登山設備。(圖/記者蔡厚瑄攝影)

▲台灣登山好手呂忠翰分享登山設備。(圖/記者蔡厚瑄攝影)

被問到為何喜歡爬山,阿果說登山原本就不是為了要登頂,或站在山頂上拍照、打卡,我想要認識山、把山當朋友,想和山分享我的想法、也想知道山的回應,「每當有人問我為什麼要爬山?我只想反問『為什麼不呢?』現在的教育體制把面對大自然的真誠剔掉了,讓人們忘了回到山裡其實是很正常的事。」

雖然台灣還沒能完全落實探險文化,也常常把爬山歸類在休閒運動,不過阿果始終相信相信台灣的潛力,「登山不談名次,沒有實質上的紀錄可破,因此,如何玩出有美感的登山方式,便是台灣登山冒險的起點,我希望投入教育、設計課程,讓年輕一輩體驗到美的東西,鼓勵更多年輕人勇於冒險,朝夢想前進,去找回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司法院大法官同意權審查會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