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鞋襪淋濕別久穿,小心引發香港腳、皮膚感染,嚴重恐致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圖/三立新聞台)
丹娜絲颱風來襲,強度稍微增強了,預估暴風圈將擴大,南部、東南部留意局部性豪雨,外出時記得攜帶雨具,也要注意鞋襪別被淋濕。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許多人暴雨後鞋襪濕透,卻常因不便未即時更換,除了引發香港腳、浸漬性皮炎,還可能造成細菌感染等,嚴重恐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敗血症。
黃軒在臉書粉專指出,暴雨過後,潮濕、密不透風的鞋子裡,恐是細菌與黴菌的溫床,常見健康問題包括「足癬(香港腳)」,長時間潮濕悶熱使黴菌孳生,腳趾縫、腳底搔癢、脫皮、紅腫甚至糜爛。再來是「細菌感染」,濕軟的皮膚容易破損,細菌趁虛而入,引發紅腫熱痛,嚴重可能演變成丹毒或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敗血症。
還有「浸漬性皮炎」,皮膚長時間被水泡得軟爛、脫皮、發癢疼痛,使得保護力下降,更容易感染。最後是「濕滑鞋底的風險」,潮濕路面容易打滑,鞋底防滑效果差者風險更高。此外,髒水中常帶有大量細菌,若皮膚破損,更容易引發感染。
黃軒提醒,暴雨過後腳部淋濕,應盡快脫掉濕鞋襪,別再悶著,接下來清潔雙腳,先用清水沖洗,再用溫和肥皂搓洗,特別是腳趾縫,而且一定要徹底擦乾,使用乾毛巾輕拍乾腳與腳趾縫,必要時用冷風吹乾,並留意雙腳有無傷口或真菌感染徵兆(癢、脫皮),適時消毒或塗抹藥膏,再換上乾燥鞋襪,鞋子若濕了,先清洗、填報紙吸水再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