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聽新聞
0:00 0:00

古巴飛彈危機解密:核戰一觸即發!若不撤彈 美軍準備全面進攻

國際中心/程正邦報導

中情局照片:蘇聯製的R-12飛彈於紅場上的展示,該型飛彈後續部署至古巴。(圖/翻攝維基百科)

▲中情局照片:蘇聯製的R-12飛彈於紅場上的展示,該型飛彈後續部署至古巴。(圖/翻攝維基百科)

隨著以色列與美國近期聯手轟炸伊朗核設施,全球再度想起1962年冷戰時期最驚險的「古巴飛彈危機」。當年若古巴堅持部署蘇聯飛彈,美國是否真的會動用軍事力量「抹掉」這個加勒比海島國?如今透過近年解密資料與學界分析,答案愈發清晰:戰爭一觸即發,古巴幾乎已瀕臨毀滅邊緣。

冷戰時期,蘇聯在古巴部署中程彈道飛彈和核彈對準美國。(圖/翻攝維基百科)

▲冷戰時期,蘇聯在古巴部署中程彈道飛彈和核彈對準美國。(圖/翻攝維基百科)

1962年10月,美國發現蘇聯悄悄在古巴部署中程彈道飛彈及戰術核武器,包括60枚SS-4與SS-5飛彈、22架可攜核彈的轟炸機,以及近160枚核彈頭。古巴距離美國本土最近處僅145公里,飛彈一旦完成部署,將直接威脅華盛頓、紐約與幾乎整個美東核心區。

為應對這場危機,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果斷下令對古巴實施海上封鎖,並將美軍提升至僅次於全面戰爭的第二級備戰狀態(DEFCON 2),全球首度距離核戰如此接近。美軍當時調動約180艘軍艦、68個空軍中隊、5個步兵師集結佛州,準備一旦談判破裂,立即對古巴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

美國總統甘迺迪下令對古巴實施海上封鎖,準備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圖/翻攝維基百科)

▲美國總統甘迺迪下令對古巴實施海上封鎖,準備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圖/翻攝維基百科)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解密文件,當時五角大廈已制定名為「橄欖枝行動」的全面軍事計畫,包括大規模空襲飛彈基地、進攻首都哈瓦那,並派遣超過25萬兵力從海陸空多方登陸。美方研判若不果斷行動,核彈一旦裝填完成,便再無回旋餘地。

軍事史學者安德魯.巴希維奇(Andrew Bacevich)指出,美方內部曾激烈辯論是否先發制人、甚至動用戰術核武。時任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Robert Strange McNamara)直言:「如果蘇聯不退讓,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開戰。」

被擊落的美國U-2偵察機的尾部,陳列在哈瓦那革命博物館。(圖/翻攝維基百科)

▲被擊落的美國U-2偵察機的尾部,陳列在哈瓦那革命博物館。(圖/翻攝維基百科)

危機期間更驚險的插曲,發生在蘇聯潛艦B-59號上。美軍驅逐艦投下模擬深水炸彈警告潛艦上浮,蘇軍誤認開戰訊號,艦長一度下令發射攜帶核彈頭的魚雷。幸虧副艦長瓦西里.阿爾基波夫(Vasili Arkhipov)力勸冷靜,否則核衝突恐當場爆發。

這段故事直到2002年才首度曝光,被譽為「挽救世界的人」。

赫魯雪夫寫信給美國總統甘迺迪同意撤彈,但也要求美國將部署在土耳其的飛彈撤走。(圖/翻攝維基百科)

▲赫魯雪夫寫信給美國總統甘迺迪同意撤彈,但也要求美國將部署在土耳其的飛彈撤走。(圖/翻攝維基百科)

最後關鍵轉折出現在當時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10月26日與27日連續兩封信中。蘇聯提出撤飛彈換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並進一步要求撤除美在土耳其的朱庇特飛彈。甘迺迪選擇僅回應第一封信,並透過幕僚私下答應撤飛彈,但要求不得對外公開,以維美方顏面。

雙方最終達成協議:蘇聯撤除飛彈、美國不入侵古巴,危機化解,但古巴總理卡斯楚則未受邀參與談判,對蘇聯讓步深感不滿。

1962年11月,蘇聯將飛彈從古巴運走。(圖/翻攝維基百科)

▲1962年11月,蘇聯將飛彈從古巴運走。(圖/翻攝維基百科)

冷戰史學者詹姆斯.赫希伯格(James G. Hershberg)在其著作中直言,如果赫魯雪夫堅持部署飛彈,美國軍事行動幾乎勢在必行。「當時沒有中間選項,古巴堅持不退,華盛頓唯一選擇就是摧毀飛彈與發射設施。」

美國海軍學院學者米勒(Nathaniel L. Moir)更指出,美國對古巴的軍事備戰已達實戰級別,若危機延長數日,歷史可能改寫,「古巴恐成核陰影下的焦土」。

卡斯楚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者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成功將古巴赤化,是全球左派的英雄典範。(圖/翻攝維基百科)

▲卡斯楚推翻美國支持的獨裁者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成功將古巴赤化,是全球左派的英雄典範。(圖/翻攝維基百科)

儘管古巴成功保住主權,美國對其經濟、金融與貿易封鎖至今仍未完全解除。冷戰期間,古巴成為拉丁美洲反美運動的象徵,影響如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等國。2015年歐巴馬政府與古巴恢復邦交,但川普與拜登政府相繼收緊政策,雙邊關係仍高度敏感。

歐巴馬(左)是美國近90年來唯一訪問古巴的美國總統,合照時古巴總統卡斯楚將他手「拿開」。(圖/翻攝百度百科)

▲歐巴馬(左)是美國近90年來唯一訪問古巴的美國總統,合照時古巴總統卡斯楚將他手「拿開」。(圖/翻攝百度百科)

當年若蘇聯未退讓,歷史很可能寫成美軍登陸哈瓦那、古巴全面崩解的一頁。但最終,冷靜的談判與一絲理智阻止了地球步入毀滅之路。如今以伊戰爭核危機再現,重溫這段歷史,正是對當代核威脅的深刻警惕。

#我們與歷史的距離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直播中LIVE】丹娜絲颱風陸警發布!明、後天風雨最明顯 氣象署說明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