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蒲世芸/綜合報導
走在台灣街頭,不難發現來自國外遠赴他鄉工作的移工們。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台灣失聯移工人數正在急速攀升。《半島電視台》8日報導,今年1月,在台的失聯移工高達9萬人,比四年前整整翻了一倍;即使台灣被視為自由民主國家,但不少東南亞移工仍在「失聯」邊緣生活,除了面臨遣返的恐懼,打黑工也不會有任何社會福利保障。

▲在台灣的移工們於勞動節走上街頭。(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護照遭仲介威脅沒收 疑工如「囚鳥」
45歲菲律賓籍移工伯納德(Bernard,化名)過去在台合法工作,2016年入境,在電子廠擔任技術員。自從仲介試圖沒收他的護照,甚至要求辭職放棄資遣費,他堅決拒絕後,反遭列入黑名單。2024年6月起,他選擇逾期居留,到工地打零工。
他形容自己,「現在的我就像鳥困在籠子裡」。為了掩飾口音,他總是在近耳語聲中交談,還要避開同鄉聚會,唯恐有人檢舉自己。
仲介制成「高牆」 壓迫控制生活
早在1992年,台灣就設立移工仲介制度,從住所、工作合約、伙食、薪資到就醫,全被仲介掌控。官方統計顯示,移工向勞動部提出的申訴,超過三成與仲介有關。
救助移工的「Ugnayan Center」神父Joy Tajonera(中文名陳智仁)就指出,「仲介月收費50至60美元(約新台幣1,452元至1,742元),還強迫加收工作轉換、醫療保險、請假等費用,有些甚至設定年齡限制。雖然失聯移工在無仲介的情況下實際賺得較高,但卻喪失社會保障與健保。」
對此,台灣勞動部表示,失聯人數增加主要是疫情期間遣返作業受阻。政府也嘗試提高基本工資、加強仲介稽查、對逃跑率高的業者停辦,以及向派遣國施壓降低費率。然而,自去年以來,台灣將簽證逾期居留移民的最高罰款從330美元提高到1,657美元(約新台幣9,578元至48,106元),此舉遭移工庇護所「群眾服務協會的移工服務暨庇護中心」主任汪英達(Lennon Ying‑Da Wang)痛批「厚顏無恥又愚蠢」,可能讓移工「不敢投案」。

▲移工們抗議仲介的剝削。(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農漁業「黑工」能轉合法? 單親媽困境仍待解決
在台中梨山一帶,每到了收成季節,就有數百名東南亞失聯移工在山上採果、摘菜,成了地方雇主不可或缺的臨時人力,中正大學勞動專家劉黃麗娟指出,她希望政府能允許這些移工在農地合法工作,但這樣的構想仍難以被社會接受。
在台北,有間專門照顧失聯移工母親與其孩子的「台灣關愛之家協會」(Harmony Home),雖然因人道因素政府不會強制遣返,但政府並不支付托育與醫療費用。該中心近年收容兒童顯著增加,由去年的約110人增為今年4月的140人,另外還照顧其母親外出工作的300名孩子。
透明機制不可少
中正大學勞動專家劉黃麗娟建議,政府應優化仲介機制,提升「招募透明度與收費結構」;並開放失聯移工在農漁業正規就業,建立可監督的制度,打破目前灰色供需僵局。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