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黃依婷報導

▲台灣人口已連續18個月呈現負成長,上半年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8499新生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內政部公布最新戶口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台灣人口總數為2334萬6741人,較5月減少8729人,人口已連續18個月呈現負成長,顯示台灣長期面臨的「生不如死」困境持續加劇。
內政部資料指出,6月新生兒出生數為8968人,終結了連續3個月的跌勢,略高於4月的8684人和5月的8433人創下的歷史新低,但與去年的數字相比,今年上半年新生兒共5萬5375人,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8499人,凸顯整體出生人數仍持續萎縮。
然而,新生兒數量的持續低迷相對,死亡人數卻不斷攀升。今年6月死亡數高達1萬6554人,平均每2.6分鐘就有一個人離世,較去年同期增加1632人。這使得6月人口自然增加數為負7586人,意味著出生人口遠不及死亡人口,人口結構的失衡日益嚴峻。
除了自然增加的負成長,社會增加也呈現負值。6月淨遷入人口數為負1143人,使得總人口較5月減少了8729人。這雙重因素的衝擊,進一步加速了台灣人口的萎縮。
從縣市別來看,金門縣、連江縣和台北市的人口減少幅度最大,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73%、2.61%和2.11%。同時,台灣社會高齡化的趨勢也更加明顯。截至6月底,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已達19.59%,距離超高齡社會僅一步之遙。其中,台北市的老年人口比率最高,達到23.61%,而新竹縣則相對最低,為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