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YouTube將在7月15日起針對「AI罐頭影片」祭出管制。(示意圖/記者陳慈鈴攝影)
全球最大影音平台YouTube即將在7月15日實施最新政策更新,明確針對「AI罐頭影片」祭出管制。未來,若創作者影片屬於大量生成、重複性內容或缺乏原創性,將喪失營利資格。這項政策被視為YouTube打擊AI濫用與提升內容品質的重要一步,預料將對依賴低成本AI工具維生的頻道帶來重大衝擊。
重複生成與模板影片 將列為「非原創」限制營利
YouTube官方指出,此次更新屬於YouTube夥伴計畫(YPP)的一部分,並針對「低品質」「非原創」內容進行更明確定義。其中,最常見的違規類型包括:使用AI自動配音結合圖片輪播;剪輯他人影片並做表面更改;缺乏評論、分析或明確創意的影片。這些內容雖早被認定不符合營利標準,但新規將強化偵測與執行,讓平台更有效辨識並限制類似影片流通。
創意內容不受限 有價值改編仍可賺廣告
儘管對AI生成影片加強控管,YouTube仍鼓勵創作者加入評論、原創劇情、深度分析或明顯改編。例如加入真人講解或個人觀點的AI剪輯影片,仍有機會符合營利標準。YouTube創作者顧問Rene Ritchie強調:「關鍵不在於用不用AI,而是有沒有創意與價值。」

▲業界人士認為,關鍵不在於用不用AI,而是影片有沒有創意與價值。(示意圖/翻攝自unplash)
虛假新聞與AI假人亂象激增 平台決心整頓
這波新規政策背後的壓力也來自內容泛濫問題。近年AI假新聞影片、合成名人訪談、無人講解的「懶人包影片」大量出現,不但影響觀眾體驗,也讓廣告商憂心品牌安全。YouTube曾封鎖一支與美國歌手Diddy相關的AI假新聞影片,儘管影片無根據,點閱卻突破百萬。
AI不是原罪 但濫用將遭封殺
專家指出,這次政策的核心是「打擊濫用、非創意的AI內容」,而非全盤否定AI技術。影音行銷顧問Brian Dean分析,未來平台將區分「人類參與創作」與「全自動生成內容」,後者將面臨更高門檻甚至下架風險。
觀察人士認為,這項新政策將終結以低成本大量複製AI內容賺取廣告的「罐頭頻道」,鼓勵創作者回歸「內容為王」的本質,長遠有助於提升觀眾信任與平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