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欣怡/新竹報導

▲以何敬忠(歿)為首的山老鼠提團,捕食台灣黑熊和野山羊。(圖/翻攝畫面)
以新竹縣男子何敬忠為首的山老鼠集團,多次到觀霧國有林地盜伐千年巨木樹瘤,2019年在尖石山區伐木時因缺乏食物設下陷阱,捕獲台灣黑熊和野山羊烹食,交保後因故死在山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認為台灣黑熊極其珍貴,要求何男繼承人連帶賠償500萬,新竹地院認為台灣黑熊是「無主物」,依法無從求償,判決駁回。
以52歲何男為首的家族式山老鼠集團,涉嫌在觀霧國有林地盜伐高價樹瘤,檢察官蒐證期間,在工寮處發現疑保育類台灣黑熊毛皮及骨骸,懷疑這群山老鼠在盜採期間還殺了保育類動物台灣黑熊,檢警同時在何男的手機裡發現一張台灣黑熊被困在陷阱裡照片,另一張則是黑熊躺在何男面前動也不動,最後何男等人竟肢解黑熊的軀體,煮熟後吃下肚,還有一隻台灣野山羊也慘遭毒手。

▲▼檢警在何敬忠手機中發現疑似台灣黑熊骨骸和合照。(圖/翻攝畫面)

不過在審理期間,何男在2022年6月失聯,最後被發現陳屍山區,經解剖確認是染上新冠肺炎致命。
判決書指出,新竹分署認為台灣黑熊為保育類動物,因數量減少而必須採用人工復育,長至成熊時間得耗費3到5年,若以中國的貓熊來當例子,光是租借他國每年租金就高達100萬美元,而台灣黑熊比貓熊更為稀少,為此請求何男的6名繼承人與2名獵人連帶賠償500萬元,台灣野山羊部分則請求50萬元。
法官指出,我國為保育台灣野生動物資源,制定公布野生動物保育法,遍觀該法均未規定國家對於無主野生動物擁有所有權,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人,應為該物所有權人,國家既非無主野生動物所有權人,自無從就該野生動物遭獵殺而對獵人求償。
此外,法官認為野生動物保育法已就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者課予刑責及罰金,應足以對獵人達到懲罰效果,最後駁回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