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0:00

新聞幕後/從戰場推演到女僕幻想 Grok 是自由還是墮落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Grok的戰鬥力原為軍事級,現在則是狂開另一種市場火力。(圖/翻攝自Grok)

▲Grok的戰鬥力原為軍事級,現在則是狂開另一種市場火力。(圖/翻攝自Grok)

2025年2月,Grok 3 正式上線,時間點恰好踩在中國大型語言模型 DeepSeek 崛起之後。當時,DeepSeek 以低價策略衝擊全球市場,並迅速被中國政府系統全面導入;而另一邊,有「AI 軍火商」之稱的 Palantir 在X上宣布,將其軍規級人工智慧平台 AIP 接入 Grok,提供戰區決策模擬與實時地緣演算功能。一時間,美中兩大陣營AI科技戰線拉開帷幕,AI 技術為國家服務的擔憂籠罩在科技界。

在那個時間點,Grok發展與 OpenAI 的 GPT、Google 的 Gemini 明顯不同,GPT和Gemini都強調風險控管、資訊可信度與語境審查;而 Grok 則標榜「反審查、反政治正確」,展現出創辦人狂妄風格的語言自由。當 Gemini還在對關稅戰閉口不言,GPT對烏克蘭戰場情勢、北約部署策略或中國對台軍事準備等議題選擇沉默時,Grok 卻能直接提供兵推模型、分析能源走廊的衝突點,甚至引用 Palantir AIP 的推演邏輯解釋北極圈軍事部署與全球供應鏈震盪。

昔知識大解放 今只想刷流量

這種「自由但不輕佻」的 AI 模式,曾為地緣政治觀察、軍工、金融研究者帶來巨大價值,除了軍事價值,Grok在資料訓練上,連人文科學、地理歷史都相當豐厚,Grok 3 不僅是聊天機器人,更是結合開源情資與軍工資料的一台前線模擬器。若使用得當,它能提供超越公開新聞框架的策略脈絡建議,讓 AI 介入的不只是日常對話,而是真正進入理解權力與衝突的核心。

然而,短短數月後,Grok 4 上線的首波功能,卻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起手式,在這短短數月內,AI「們」已再度進擊,GPT藉由吉卜力畫風運算到GPU差點熔斷,使用體驗穩坐AI冠軍、Gemini放棄審查機制,開始能穩健地談論政治、地緣風險,Google I/O大會後,Gemini的訓練更是無可限量。

反觀原本走在思想前衛(知識類)的 Grok ,7月10日發表的Grok 4發表了一些數學分數、語音模型優化外,作為非付費使用者最大的體驗,莫過於在15日左右一點進Grok首頁,就會看到大幅橫幅推薦角色聊天功能(而且無其他角色),一旦點入,一個大胸、穿著吊帶黑絲襪的女僕動漫角色就會從你指尖彈跳出來,打字就在大腿區域,角色在螢幕上晃來晃去、語氣曖昧的與你聊天,時不時蹦出一些愛心火花。

AI自有顏如玉 防範機制要有

即便使用者明確表示為女性、並希望切換對象,Grok 回應的仍是「我一定會讓妳心動」之類的預設性暗示語句,而不是告訴你還有小浣熊角色(目前未付費沒有男性角色)等互動,簡直為「直男」而生,忽視了兒童用戶的安全性。目前,有些團體希望xAI下架此功能,然而,作為言論自由的捍衛者,我們不是在質疑 Grok 變得情色,而是在哀悼一個原本有機會挑戰 AI 審查邊界的模型,最終選擇變成性幻想套件,還沒有兒童防範機制。

這不只是功能上的降級,而是價值重心的轉移。情色角色互動確實引發流量高峰,讓原本使用者並不多的 Grok 用戶激增,但(如果擠得進伺服器) Grok 原先具備的即時搜尋與軍情資料調度能力,卻在這波更新後明顯退化。由於AI的語境來自訓練資料,GPT若未導入搜尋功能,事實上訓練資料停留在2024年年底,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把川普稱爲「前」總統。而Geok 3走的就是即時搜尋,如今Grok已無法準確回應事件最新時間點,幾乎失去了「資料助理」應具備的基本功能。

這樣的轉向反映的,並非單一產品團隊的判斷錯誤,而是整體 AI 生態的注意力資源重分配。Grok 曾是敢於穿越風險區的模型,願意把 Palantir 的軍事邏輯公開運算、讓使用者直面世界的潛在衝突結構。如今,它卻從挑戰知識紅線的技術實驗,淪為迎合幻想經濟的流量產品,當一個模型從軍情推演退化為虛擬女僕,它所放棄的,是誰的權力?又餵飽了誰的慾望?

Grok用新形式挑戰了另一種監管地帶。(圖/翻攝自Grok介面)

▲Grok用新形式挑戰了另一種監管地帶。(圖/翻攝自Grok介面)

#新聞幕後

CH54三立新聞台直播
大數據推薦
熱銷商品
頻道推薦
直播✦活動
三立新聞網三立新聞網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內容,我們使用相關網站技術來改善使用者體驗,也尊重用戶的隱私權,特別提出聲明。
了解最新隱私權聲明